聊城保卫战:刺刀拼杀血流成河 700名战士壮烈殉国
聊城齐鲁网讯(聊城台 邵尚文、张洁)如今漫步聊城古城区,仰望古老威严的光岳楼,欣赏青砖灰瓦的古韵建筑,远眺烟波浩淼的东昌湖,内心闲适安定之感油然而生。生活在安定富裕年代的我们,可曾想到77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抗击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聊城保卫战,在这场战斗中,七百余名抗日战士壮烈牺牲。
1937年,在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范筑先将军指挥所属部队主动出击,英勇杀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大小战役、战斗近百次,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引起敌人的恐慌。
范筑先纪念馆讲解员李军:1938年11月11日,日军由济南、德州、禹城分三路向鲁西北革命根据地进攻,当时他们的中心目标就是聊城,因为范筑先在这里。
13日上午,范筑先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迎击日军的作战方案。与会的多数人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应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应把部队转移到城外和日军打游击。范筑先同意这一建议,决定把各机关、学校全部转移到农村,枪支弹药运到城西南的张炉集,并鸣锣动员群众出城,准备待日军进攻聊城时,在城外调集部队夹击敌人。本来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却因汉奸蓄意破坏而未能成行。
李军:“范筑先准备出城时,日本人已经用机枪把城门全部封锁了,他根本出不去了,只能和六七百人应战。范筑先和张郁光、姚第鸿组织聊城城内剩余市民,打退日军数次进攻。”
15日拂晓,日军出动三架飞机,环绕着聊城城墙进行低空飞行,侦察我军的防务,并用机枪扫射我碉堡上的散兵线,同时大炮进行密集的排射,掩护敌军爬城。城墙上守卫的将士,用大刀,手榴弹与敌死拼。北,西,南三面的敌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终于冲上了城墙,守城的官兵,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全部壮烈殉国,其中有县长郑佐衡,军法处长刘佩之,秘书主任赵玉波,参议张郁光,保安队营长陆子衡,政治部主任姚第鸿等。
接着日军炸平东大门进城,范筑先把司令部转移到光岳楼下,战斗中,范筑先左臂被炮弹炸伤。
李军:炸伤了他也没撤离阵地,硬撑着指挥战斗,因为少了他,咱的城陷的更快。后来在日军飞机扫射时,范筑先的腿骨被打断,站不起来了。
范老将军看到城破已不可避免,吩咐他的亲兵警卫各自散去,自寻生路。警卫们顿时痛苦失声,表示都愿意拼死杀出重围,保老将军出险。为了让年轻的战士没有后顾之忧,也为了不当俘虏,范筑先拔出手枪自杀殉国。
李军:“他说我的年龄大了老了,但您们还年轻,还可以为国家做些大事,你们现在能冲出去一定要活着冲出去!随后高呼中国人民有的是硬骨头,宁愿战死决不投降!于是他就拔枪自尽壮烈殉国。”
随后,守城部队出现混乱,130余人从西门突围失败,伤亡惨重,剩下的30余人退至西门瓮城里和日军展开肉搏战,最后全部战死。
李军:“人对人的用刺刀拼杀,整个聊城市区血染护城河,700多将士壮烈殉国!”
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痛悼。12月13日,重庆举行追悼大会,朱德、彭德怀、吴玉章、董必武以及蒋介石分别送了挽联。
1988年,为纪念范筑先将军殉国50周年,聊城市在范筑先殉国的地方修建了范筑先纪念馆,邓小平为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题写了“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徐向前元帅挥笔写下了“范筑先与鲁西北抗战”的题词。
岁月悠悠70载,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凭吊,既是对烈士的缅怀,更是提醒自身居安思危,不忘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不忘烈士们浴血奋斗的历史,更好的继承先烈的爱国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大业中。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150多万张复合卡交易“刷卡”变“插卡”
- 聊大历史文化学院:积极调研食品药品安全
- 聊城楼盘均价再降30元/㎡ 大小项目抢客战拉开序幕
- 今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家”
- 王忠林检查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让市民畅享绿色生活
- 阳谷4岁娃突发疾病 警车一路闯关半小时赶到聊城
- 油罐车深夜侧翻沟中司机身亡 处置8小时隐患被清除
- 聊城召开“两史”教育现场会 让红色基因根植青少年心中
- 聊城柳园南路拓宽改造攻坚 计划9月20日前恢复通车
- 聊城抢抓政策叠加机遇 打造鲁西现代农业桥头堡
- 聊城:2373处户外广告得到整治
- 不得擅自给幼儿及中小学生群体服药
- 聊城:菜肉价格齐下降 鸡蛋价格微增长
- 孔繁森笔记本入选“齐鲁瑰宝” 内有其亲笔所写遗书
- 聊城组建起首个职业教育集团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