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经济林枝繁叶茂 立体种植成全国样板
本报讯 近年来,聊城市经济林发展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在原有“两条绿色经济长廊、八大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突出“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名特优化”的方针,经济林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截至去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87.23万亩,年产量90.06万吨。全市有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64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3个,注册商标17个。
木本粮油树种发展规模化。全市充分挖掘林地潜力,大力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发展,尤其是以东阿县为代表的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粮油树种增幅迅速。全市以东阿县为主的“核桃——油用牡丹”林下立体种植模式的发展势头迅猛,并且作为平原地区规模发展的样板模式在全国推广发展。
优势树种发展品牌化。随着“三品一标”建设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着力加强优质果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涌现出海顿葡萄酒、百果庄园等一批知名公司品牌和李官寨黄金梨专业合作社、宝清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质合作社。以经济林为依托,嫁接旅游产业,建立的“中华第一梨园”、“圆铃大枣万亩生态观光园”、“马颊河旅游度假村”等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特色树种发展产业化。全市在重点抓好梨、矮化苹果和大樱桃优势树种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的建设工作。东昌府区新种植金银花、黄芪、甘草等中草药3000多亩,进行公司化生产,产品直销北京同仁堂等大型企业。高唐新引进了树莓、桑椹和玫瑰等树种,尤其是琉璃寺镇的千亩玫瑰园,建设了2万平米的玫瑰花深加工车间,生产玫瑰酱、玫瑰茶、玫瑰精油等,走上了一条玫瑰花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之路。
新品种推广科技化。我市积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促进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全市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发展迅速,建立苹果矮化栽培现代果园面积达到2200多亩;葡萄新品种和新技术全面推广。东昌府区、茌平县等已成为重要葡萄产区。在原有设施栽培的基础上,引进成熟期不同的红巴拉多、黑巴拉多、黑色甜菜等多个葡萄新品种,重点研究推广春暖式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大力推广葡萄小龙干栽培管理技术,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增产30%以上。
(记者 布双起 通讯员 王博)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东阿七旬老太骨灰撒入黄河
- 聊城创新举措搭建惠民平台 统筹监管破解卫生改革难题
- 体育特长生今明两天网报统测信息 认定通过可加5分投档
- 大雨“浇”得聊城菜价齐涨
- 聊城利民西路发生一公交车自燃 未造成人员伤亡
- 世界勤俭日鲜有人知 年轻人大多不会废旧物品再利用
- [聊城供热听证]声音:按照使用面积收费更合理
- 聊城俩偷羊贼遭堵急脱身 误撞老太致死
- 聊城市民订购一台洗衣机 竟送来一箱旧报纸
- 聊城东阿一邪教分子散发邪教宣传品被判三年
- 聊城快递公司很给力 春节期间歇班不歇业
- 聊城:4023名包村“第一书记”改变了一批村庄面貌
- 万元分红险一年收益仅70多元 专家:分红险宣传存在销售误导
- 聊城:绿化带阻断人行道 市民呼吁优化道路设计
- 聊城:小儿秋季腹泻多发 专家:口服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