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匮乏 文明水城呼唤社区活动室
随着天气转热,街头麻将也逐渐多了起来。每到夏天,聊城城区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一个个的麻将摊,成为我市的一大“风景”。这一现象越来越为市民所垢病,认为影响市容,有损水城美好形象。麻将等娱乐活动之所以在街头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居民休闲活动场所的匮乏。
对此,有关人士指出,不能单纯的强制取缔,一堵了之;而要从根子上来解决问题,多开辟室内公益休闲活动场所,引导市民入室休闲,还街道一份宁静,还城市一份文明。
老年市民娱乐需求大
在聊城城区人民公园的树林内,每天都有近百名市民聚在这里休闲,有跳舞的,有唱戏的,但更多的是打够级的。树林内有数十个铁制小圆桌,人们围站在小桌周围,不断挥舞着手臂,甩出手中的扑克牌。打牌的人基本都是男性,以中老年人居多,大都在50岁以上。
一位打牌的市民告诉记者,“年纪大了,没事儿,在家也呆不住,没有文艺细胞,不会唱戏,也不喜欢跳舞,就喜欢打牌下棋,这里地方宽敞,空气又好,还有阴凉,是个休闲的好地方,关键是离家近,几里地,骑车子几分钟就到了。”
和公园打扑克的人群构成差不多,在街边打麻将的也以老年人居多,不同的是打麻将有“彩头儿”。摊主多是附近居民,带着麻将、小方桌、马扎在路边摆摊,一般摆四五桌,每个上场玩的人收取2元麻将使用费。至于打麻将的“彩头儿”,一般是一元两元。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来这里打麻将,不图赢钱,只图个乐,一晌下来输赢没几块钱。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几乎每个居民小区都有棋牌室,而且有的小区还不止一个,但老人们表示,小区的棋牌室多是年轻人去,收费高屋里空气也不好,所以不愿去。
应健全社区公益活动室
应当说,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关注比较多,提供的活动场所也比较多,广场舞的盛行,就是明证,而这些活动参与者以女性居多。男性参与较多的是京剧与棋牌,而乐于棋牌游戏的人又占了大多数,只是苦于没有适合他们的活动场所。
面对市民巨大的需求和当前的现状,有关人士表示,大力发展社区公益活动室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室才能更易于让市民接受并乐于参与进来呢?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吐露了心声。
公益性。如同建设文化广场一样,要把社区活动室作为政府给百姓提供的福利,由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搞成社会化经营性质的棋牌室,即使是收费也只能是象征性收费,否则只会把市民推回到路边。不少市民建议可以把活动室跟超市结合起来,让管理人员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能通过出售烟水副食获利,得到一定的贴补。
便捷性。应当说,就近是市民娱乐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下棋打牌,每天跑二三十里地的人估计不会多,因此,建社区活动室应从方便市民的角度出发,打造“十分钟娱乐圈”,即活动室辐射半径不应超过十分钟路程,确保市民在十分钟之内能到达活动室,这就要求社区活动室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规模。一句话,社区活动室应以数量见长,均匀分布,全面覆盖。
平民化。既然称之为社区活动室,必然是依托社区,服务于社区群众,其最大特点就应该是贴近百姓,所以没有必要搞得很豪华,没有必要“高大上”,那样不仅增加财政负担,也会让市民望而却步。在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达了共同的观点:“建社区活动室,一是位置,二是空间。”的确,社区活动室关键是人气,位置选对了,能吸引引更多人,空间足够大,能容纳更多人,人气旺了,市民才更愿意去。人民公园的小树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社区活动室建立起来后应当规范管理,不能建起来就不管了,沦为脏乱差的死角,沦为赌博者的避难所,那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要真正让社区活动室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市民享受生活的场所。
(记者 岳殿举)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9产品获评2014“山东名牌”
- 五年级小女孩欲轻生 聊城老人苦劝无果下水救
- 聊城:破题三大焦点 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 聊城汽车总站再迎春运客流高峰
- 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 聊城倡导安全文明出行
- 聊城:昔日老字号或再现古城四街
- 全国公安监管法治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聊城召开
- 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 聊城养老项目省内率先公示
- 聊城警方侦破盗窃团伙 4名成员全部未成年最小14岁
- 受伤就会血流不止 聊城5岁患病女娃天天盼着去上学
- 郭建民走访慰问位山灌区群众
- 聊城村民贡献出住房 变成“乡村俱乐部”
- 聊城九月份CPI总体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
- “临清白血病少年”追踪 第五次化疗医疗费没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