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商家推销产品夸张 消费者退款遇难题
本报讯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因购买保健品维权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最近,市民李先生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庆幸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去年7月,李先生经朋友介绍在城区某保健品店购买了保健品,缴纳预购款6200元。李先生先后在该店领取了3400多元的保健品,使用后发现不起作用,随后要求该店退还剩余的2800多元的预购款,但商家一直不同意退还。
去年8月底,李先生又听信了该商家的宣传,购买了所谓的理财金融某产品,缴纳10000元,说好半年返还13000元,最迟一年返还16000元。如今半年过去了,该店没有返还收益金,李先生便要求退还12800元,该店仍然不同意退还。无奈之下,李先生投诉至聊城市消费者协会。
市消协接到投诉后,通过调查了解,证明李先生反映情况属实。李先生认为,保健品商家推销产品时给出许多诱人的承诺,然而,他购买后发现产品与宣传效果不符,要求该店履行承诺时,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推脱,存在一定的欺诈行为;商家则认为,当时李先生购买该店的保健品及金融某产品,纯属本人自愿,使用了保健品后没有取得良好的疗效,可能与李先生的体质及病情有关。同时,金融某产品是该店总公司推出的一项新产品,也为李先生提供了不少的免费服务项目,在受益返还上目前总公司还没有给出返还的方式,并且李先生所交款项公司财务正在核对,因此未能给予李先生明确的答复,不属于欺诈行为。
为此,消协工作人员多次召集双方调解,指出该店在推销产品时,故意夸大保健品医疗效果及金融某产品预期受益,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才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规定。
李先生发现购买产品与宣传效果明显不符后,提出退款要求,但该店以总公司还没有给予相关的返还方式,并且李先生所交款项公司正在核对等为由,长时间拖延退款,存在明显过错。
消协通过多次调解,促成双方和解,该店负责人承认自己在产品的宣传上确实存在夸大其词的现象, 最后同意一次性退还李先生购买保健品及金融某产品余款12800元。
(记者 秦臻 通讯员 张连福)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傅斯年陈列馆获赠“新年大礼”
- 聊城将在大中型超市推行食用农产品检测
- 聊城女子失踪八年 民警搭线千里团聚
- 国土督察济南局督察组来聊 张旋宇出席
- 聊城:学生先自学,老师最后再教
- 聊城专家献计策 未来徒骇河将成水城旅游王牌
- 大人物的聊城情缘:独家揭秘张自忠后人踪迹
- 临清七旬老人两年自己造屋六间成“建房达人”
- 聊城年轻女子宾馆内服毒自杀 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 聊城运管部门出新招 的哥安装“跑得快”将被拉黑
- 许营镇后许村四新河畔挖出一块石碑 初步判断为清代石碑
- 聊城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不搞终身制
- 公积金贷款新政聊城暂未跟进
- 聊城与东莞潮商企业共话发展
- 聊城茌平:第三届醉一斗储酒文化节开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同时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