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城建3亿资金“深埋”地下
(茌平台 李厚宁) “这个左边是雨水管道,右边一侧是排污管道,两个管道的中间部分是给是暖气管道和电力通信等预留的管网空间,建成以后雨污分流、强弱电分设入地,原来那种‘街道' 变’水道‘的场景你是很难再见到了。”3月12日,茌平县安康小区配套设备工程负责人李国强介绍时一脸自豪。在他旁边,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着开挖地沟铺设暖气、天然气、通讯电力等地下管网,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茌平县在城市建设中,逐步走出“重物轻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思路,转向以人为本、见物见人、注重公共服务的“民生为重”的现代化轨道,着力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舒适度。
“近年来,我们从城市整体规划实际出发,把政绩形象工程放在后面,把事关城市’良心‘的惠民大礼埋在地下,先后将3亿元资金投入到了事关市民生活的地下管网建设上。”茌平县住建局局长李学忠向记者介绍,茌平县按照“新型工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先后聘请了20多名省市城建规划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先后对3个示范镇规划报批实施,8个乡镇完成规划方案,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城建规划设计。尤其是在地下管网建设上,按照县域东西、南北道路的分布走向,规划出了四横三纵的地下管道网络。规定新建道路必须有标准地下管道网方可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该县通过招标确定了15家施工许可单位,成立了4个质量监督小组,全县的道路民生管道改造率达到了90%以上。
通过高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茌平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茌平县已铺设天然气、暖气、排水、电网等管道160多公里,惠及35个生活区。其中,对4条排涝沟渠、7条易积水街道、32个居民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新升级的排涝系统可将20年一遇的强降雨积水在1小时左右完全排干。针对老城区内普遍存在的卫生设施缺乏、下水道管线铺设不合理、绿化工程不达标等民生问题,该县切实加强背街小巷道路建设,新建续建道路14.5公里。进一步完善了照明、环卫、绿化等配套设施,让老城区的整体环境和道路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林峰海调研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时强调切实将工作落实到位
- 王忠林在聊城经信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
- 逃犯潜回参加选举 民警现场识出擒获
- 聊城获赠孔繁森半身塑像
- 聊城失散三十载的78岁独居老人终与女儿团圆
- 聊城六十六岁孤寡老人签字捐献遗体
- 聊城:廉政葫芦送大学生“村官”
- 聊城市服务业市场主体达138008户
- 聊城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提升城市品质
- 山东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共投出13682人
- 公积金贷款新政聊城暂未跟进
- 山東聊城魯西化工廠起火點為一雙氧水生產裝置
- 一脚刹车一种素质 聊城市民呼吁雨天文明行车
- 聊城:古城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 金维民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中共组讨论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助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