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树名木志》面世 王忠林作序
本报讯 古树名木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活的文物。全市究竟有哪些古树名木?它们究竟分布在在哪里?由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市林业局编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作序的《聊城古树名木志》于3月中旬面世。15株隋唐宋时期的古槐见证了聊城斗转星移、世代更替的历史,全市现存的5万余株古树名木,成为聊城的“活宝”,今后人们想了解聊城的这些“活化石”,在《聊城古树名木志》中一查便知。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5万多株,其中1000-1500年古槐15株、200年以上国槐50多株、300-400年皂荚3株、200-300年侧柏4株、200年以上桑树300多株、100年以上杜梨5株,600年以上的榆树也有分布,这些古树名木在全市11个行政区域内均有分布,可以说是聊城的“绿色文物”,蕴藏着深厚的生态文化内涵。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在《聊城古树名木志》序中说,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象征,就像一座座“绿色古董”,支撑着历史延承,承载着文化底蕴,丰富着城市内涵,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别是明末清初,经济的繁荣,不仅留下了大量古迹,也留下了大量的古树名木。目前,聊城市现存有古树名木的地方446处,古树名木5万余株,其中单株古树名木387株,古树群59个,涉及24科37属44种,总量位居山东省前列,其中,古国槐位居全国平原地区前列,古杜梨树、古枣树居山东省首位。
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全市明确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近期,聊城林业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精心编撰了《聊城古树名木志》。这本书资料详实、图文并茂,对全市的古树名木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据悉,市林业局拟开展一次全市古树名木的普查,制订出台《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对全市古树名木全部进行挂牌保护。
(记者 陈金路 通讯员 郭喜军)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市创业孵化基地引领地方创业新思维 可容纳2000余家小微企业入驻
- 聊城医师资格考试即将举行 替考等严重违纪违规者将终身禁考
- 七年寻子路 始终不放弃
- 聊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人均挣一万五花一万
- 拒腐防变 廉洁行医—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召开廉政教育专题宣讲会
- 政协委员提案“热词”串联起聊城梦
- 聊城市委办公室“五个突破”塑造形象
- 聊城:想让孩子了解普通话吗?本周三到人民广场来吧
- 聊城:商家偷换概念打擦边球 “延保”并非“延包”
- 冠县男孩罹患白血病 爱心厂家愿无偿提供药物
- 聊城排查地方金融风险 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 高唐女婴被针刺案犯罪嫌疑人锁定
- 本想开加盟店 却被骗五千元
- 聊城对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专项治理
- 女网友见面就借钱 聊城单身男被骗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