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 守住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食品安全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校园周边商户经营的小食品常常让孩子们垂涎不已,其中部分商贩销售的甚至是地下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校园周边部分商店甚至有过期食品在售。
问题 “零食围校”惹人忧
几乎在每个学校旁边,都可以看到零食摊位。这些商贩将学生定位成客户,常以薯条、辣条、炸鸡柳等挑动孩子味蕾的食品为主打,引来不少学生的光顾。而其中部分食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测,一些小商贩售卖的便是地下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过期、变质的小食品并不罕见。
市政协委员王安军、王洪奇、赵安民、周济成、李冰等人经过一番调查后,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感到担忧。
王安军说,很多孩子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一份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排名前三位的零食依次是:薯条、薯片等膨化类食品,占32%;羊肉串、炸鸡柳等油炸类食品,占32%;麻辣香干等熟食,占24%。
王安军调查了解到,学校周边的零食摊受到孩子们热捧,可部分无良商家看中的只是经济利益,置孩子的食品安全于不顾。并且,学校周边的流动餐饮摊点大多为无证经营户,从业人员多数未经健康体检,食品原料上也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油炸食品和自制冷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孩子对此缺乏辨识能力,常常只满足于食品带来的味觉体验,并没有考虑到食品安全与否。
建议 多方协作守住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并非某个单位、某个部门一力所能解决。王安军就此提了几点建议。
首先,制定法规,加强监管。针对学校周边流动摊点和零食店,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相应法规,从生产、制作、包装、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使其能有法可依,同时也利于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治理。
其次,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工商、税务、食药监、卫生、执法等多个部门应当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源头监管,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贯穿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市场流通、重点查处的全过程,对违规经营户,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能手软。同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工作中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立分工负责和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督促各部门之间及时通报信息,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检验机构等技术资源的共享。
此外,应当加强宣传、引导消费。比如,在学校开展健康消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消费体验,加深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同时,要对家长进行儿童饮食需求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引导家长理性消费、不乱给零花钱、不攀比盲目消费,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王安军提议,以我市市区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等校园主要出入口为中心,在半径300米以内的道路区域设立“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经营、生产、销售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执证上岗;应具备安全、卫生的设施标准,且不销售高热量低营养食品。保护区内所销售的食品必须经过食品卫生安全检验,并有QS标志。对遵章经营,严守规范的商户发放“儿童安全食品商店”的牌匾,并悬挂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进行正面引导和带动。
(记者 胡惠清 张承斌)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冠县陈延茹:想努力带给家人最好的生活
- 聊城前4个月农产品创汇1.8亿美元 同比增长3.2%
- 打车软件又开始发补贴 聊城市民这次很淡定
- 高唐人唐山被骗 20万元发电机失踪
- 聊城古城区规划33处博物馆 主要分四类
- 【评论】公共机构用什么重塑信任
- 世界环境日看环保 聊城市民最关心如何治理雾霾
- 全市开展燃气安全检查
- 生产销售毒豆芽1.7万斤 聊城一男子被判刑1年
- 放生成“放死” 聊城湖西带状公园湖滨渠死鱼遍沟渠
- 聊城全市严打8类食用产品犯罪
- 聊城:水果贴标签果实或含毒 吃前最好削皮
- 聊城2011年消费投诉呈现十大热点
- 聊城四个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免费治疗
- 聊城10月份仅1人赴泰旅游 下月中旬旅游项目有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