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议:县域内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实行后备教师储备制度
发布:2015-3-3 10:07:2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本报讯 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王学臣、窦延丽联名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健全向农村中小学倾斜的教师管理机制,实行后备教师储备制度。
提案中提到,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据统计,全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的占50.2%。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但是,由于大量非教学人员仍然占用着中小学的编制,造成了教师队伍整体“超编缺人”的怪现象,给补充新教师带来严重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此,提案建议,改变由县编制部门直接核定到学校的做法,实现由县编制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额内,依据在籍学生数、标准班额、每班教师定员等指标,计算并分配中小学编制数额。各县(市、区)可根据学生数量、学校布局调整、本县财政状况、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数量,实现县域内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各县(市、区)可在现有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以县为单位,按不超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5%的比例核定部分教师机动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的学科教师。教师机动编制实行教师多退少进的办法,通过自然减员5年内逐步冲销。
要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招录规划,根据学段和学科结构先急后缓,分步实施。每年要定期补充教师,且补充的数量要高于自然减员数。
学习外地经验,招收后备教师,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工资为实习期工资,由县级财政发放,待一年实习期后,办理入编手续。实习不合格的则予以辞退。可以按照编制额的2.5%-3%招考,主要为农村小学招考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英语教师。
(记者 刘敏)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古城:打造传世精品
- 聊城非遗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 阳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8月1日正式启动
- 聊城:古城四片区进展顺利 首开区主体完成
- 聊城:5亩“垃圾场”物业将其打造成“开心农场”
- 群众质疑水质遭污染 东阿县环保局:未发现异常情况
- 聊城残疾人遭遇学车难 学员曝驾校收费高进程缓慢
- 聊城与华东理工签署合作协议 王忠林出席洽谈会并致辞
- 国际自由搏击王者争霸赛引爆聊城第二届“水文化”节
- 冠县:特殊寒假作业 带“爱”回家过年
- 聊城:城管执法系统动员会召开 任晓旺出席
- 高唐:扭起秧歌庆元旦 敲锣打鼓迎新年
- 东昌府交警大队唱好秋季交通安全宣传“特色戏”
- 聊城男子连续熬夜4天看世界杯 导致呕吐、头晕无力
- 聊城60万斤烂白菜“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