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 今年将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
本报讯 2月10日,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3处,养老信息平台2处,农村幸福院115处。
据了解,2014年,我市出台了《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就开放市场、放开价格、政府资助、土地供应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强、扶持力度大的政策规定,大大促进了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全市新增养老床位6305张,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2处,农村幸福院126处。
据透露,今年我市还将加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养老机构登记许可“先照后证”制度,推动困难老年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开展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春节前,全市将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所有孤儿进行免费查体。同时,依托农村社区、农村幸福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切实保障“一老一小”弱势群众的基本生活。
另外,围绕打造“阳光慈善”品牌,完善慈善监管制度措施,全面推动慈善募捐资金、救助项目等信息公开,推进邮政慈善超市建设和社会化运营。2014年,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动共接收捐赠9787万元,累计支出善款585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万余人次。今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将力争募集善款突破1亿元。同时,福彩确保完成5亿元的销售任务,力争比2014年增长10%。
相关新闻
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双双提高
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
2月10日,记者从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双双提高。
去年,我市社会救助标准全面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3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4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520元提高到3360元。
聊城晚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市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集中复核,退出低保16628人,新增低保13214人。
同时,2014年,我市还修改完善了医疗救助办法,政策规定范围内的自付住院费用,救助比例由原来的55%提高到60%。新政策惠及4896人,支出990万元。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城乡低保平均救助水平分别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60%,农村低保标准的70%;城乡医疗救助对象住院自付医疗救助比例要达到70%以上。
另外,今年我市还将完善救助工作机制,所有乡镇(街道)都将建立“一门受理”申请救助窗口,开通“12349”民政公益服务热线,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救助。
(记者 刘亚飞 通讯员 张庆华)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收看落实《旅游法》会议 10月前落实相关法规配套
- 风鼓满帆迎日出—东昌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 打霸治痞 上门服务 聊城严打企业“拦路虎”
- 聊城书画精品晋京汇报展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展
- 聊城冠县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7% 保“舌尖上的安全”
- 任晓旺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攻坚提速 按时完工
- 聊城12岁女孩出走半月无音信
- 聊城第一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赴济采集捐献
- 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食堂公布 聊城4家入选
- 聊城:升级版荷香岛“五一”迎客
- 聊城汽车西站开通发往济南火车站汽车总站班车
- 聊城“两会”热点观察:“海外聊城”扬帆起航
- 聊城小夫妻相处不欢 新郎新婚第二天外出打工获判离婚
- 徐本禹作客青年发展论坛为大学生做报告
- 聊城市级行政审批精简207项 打造审批最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