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市场化运作垃圾资源化利用 阳谷860个村庄美丽蜕变
本报讯 1月25日,记者在高庙王镇垃圾转运站看到,环卫工人正把各村收集来的垃圾压缩处理,然后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场。像这样的垃圾转运站,阳谷县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座。随着“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建立,目前,该县18个乡镇(街道)860个村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环境美了,百姓乐了。2014年12月,在省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样调查中,阳谷县群众满意度高达96.2%,全省排名第8,与之前相比上升了108个位次。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水平,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日前,阳谷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其中一大亮点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
“乡镇转运站(含)以上的运营,由县有关部门负责托管给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或成立直属公司,独立经济核算,具体负责转运站的管理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转运站以下(含乡镇驻地、辖区村庄路面、坑塘、省县乡道路、河道、沟渠)的运行,将由各乡镇(街道)负责,采取全托管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选择本地或外地保洁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同样独立经营核算;至于祥光经济开发区、祥光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活垃圾,则自行运送到垃圾处理场,这样就实现了无缝全覆盖。”阳谷县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徐淑亮介绍说。
市场化运作不代表政府放任不管。阳谷县建立层层责任制度,乡镇(街道)与包村干部、村庄,环卫所与保洁公司,保洁公司与保洁员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严格考核,确保各个层面都能履职尽责。同时,由于垃圾转运费用不低,为防止乡镇、村对垃圾进行就地掩埋,阳谷县对乡镇(街道)进垃圾转运站的生活垃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每人每天产生0.5公斤生活垃圾计算,对达到核定生活垃圾入站量80%以上的予以奖励,每吨最低补助标准不低于50元。除此之外,县财政还会按各乡镇(街道)人口,给予每人每年10元定额补助资金。每季度进行一次农村群众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乡镇(街道)排名,依照排名结果给予奖励等政策。在半年或年终考核过程中,连续2次排名后两位的乡镇(街道),其负责人将被约谈。
城乡环卫一体化让阳谷县的城乡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对垃圾的处理,该县是否有招?徐淑亮说,目前,阳谷县日均垃圾产量为400多吨,为变废为宝,该县正在建设阳谷新源热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在该项目建设现场,企业生产部经理马庆新介绍说:“项目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多吨,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多吨,年发电量可达0.48亿kwh,预计4月份就能建成投运。”
(记者 钟 伟 通讯员 郭素彦 王守兴)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加快“一区一圈一带”建设暨“双百大城市”三年攻坚战第一战役动员大会召开
- “网购达人”热衷转卖旧物 聊城转卖人数全省排第16名
- 阳谷成为吸烟行为监测点 医生公务员教师为监测重点人群
- 聊城城区死角垃圾将有清理计划表
- 聊城“市长杯”市直单位组收兵 聊城日报社队位居次席
- 聊城市东阿县服务群众不停顿 作风建设不收场
- 山东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要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 聊城:切割机齿轮飞出击中男子头部 仍在手术室抢救
- 着急寻亲轻信网友 聊城女子被骗三万五
- 个性毕业照催生大学生摄影工作室
- 聊城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扎实有力
- 聊城城区扬尘治理再出重拳
- 冠县国道黄牛强行收费带路 警方称管不了
- 聊城市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今年启动
- 聊城:大货车开上绿化带掉了仨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