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瓜老人”微信走红背后:全城关爱令人暖 失独之痛谁人知
事件回放:网友情暖卖地瓜老人
1月20日,水城市民王慧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称在昌润路站北花园门口,有一位卖地瓜的老人。老人唯一的儿子近日去世了,而儿媳妇在几年前已经去世。王慧呼吁,谁路过的时候就买一块地瓜吧,以便让老人早点收摊,去回家照顾伤心过度病倒的老伴。最后,王慧还希望微信朋友圈的网友都转发一下,以便让大家都帮助老人一把。
咱聊城人很有爱啊。这条消息一发,网友蜂拥而至,将老人的烤地瓜一“抢”而空,有人扔下钱就走,有人连生地瓜也买,场面相当感人。
老人遭遇:8年间儿媳独子相继去世
烤地瓜摊的老人叫赵连海,今年82岁,老家在东昌府区沙镇张八村。20多年前,他和老伴一块来到聊城,跟随儿子赵成亮生活。
赵成亮是老两口唯一的孩子,原来在聊城硫酸厂工作。后来,赵成亮下岗,到处打工。几年前,赵成亮补缴了几万元的养老金后,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的赵成亮只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一个女儿,虽然他和妻子省吃俭用,但这点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8年前,这个家庭遭遇不幸,赵成亮的妻子患上恶性脑瘤,撒手人寰。
在这种背景下,赵连海和老伴在小区门口摆起了烤地瓜的小摊。
半个月前,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赵成亮突发心脏病去世。
老年丧子的残酷,将老两口的精神击垮了。悲痛挥之不去,赵连海老人还是选择坚强面对,毕竟还要养活老伴和自己。
赵连海老人唯一的孙女也出嫁了,但生活条件也不好。于是,他走出家门,再次摆起烤地瓜摊。
新闻延伸:全国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对赵连海老人的遭遇,市民、网友给予了真挚的关爱,令人动容。在老人的烤地瓜摊前,有人甚至捐赠数百元,还有人准备给老人长期送饭。
现场有一个细节让人无奈。面对好心人的帮助,不善言辞的赵连海老人,说不出什么感激的话,一直默默地流泪。这份酸楚,只有老人能够感受。
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便是一大悲剧,何况失去的还是独子。
其实,在全国范围,失独家庭已经是一个较大的群体。
据新华社援引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约7.6万个“失独家庭”,截至2012年,中国的“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今年已经年过六旬的郭敏,是一位失独母亲。56岁那年,她使用胚胎植入技术生下一对龙凤胎,刷新了北京地区产妇的年龄上限。
郭敏的独生女儿是在2005年因车祸去世的。那几年,郭敏形容自己是“想啊想啊,脑袋都要炸了”。
已经步入老年的郭敏,抚养两个孩子有多辛苦,可想而知。但她说,从来没有一秒钟后悔过。
为解决“失独家庭”的困难,2008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2013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社会力量启动针对失独家庭,特别是失独母亲推出的公益项目“失独母亲帮扶计划”,通过自救能力建设和社会关怀,解决失独家庭、失独母亲的问题。
2014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将特别扶助金从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伤残)、135元(死亡)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
201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莫言在两会中建议政府应该出台措施,将“失独家庭”的父母全部纳入政府养老医疗体系,让他们优先入住养老院,优先享受医疗资源,给予减免托老费或者医疗费的待遇。
对失独老人来说,有了“暖心”的政策,有了热心人的帮助,或许能解一时之困,或许没有老无所养之忧,但难言能有安详幸福的晚年。
(记者 林志彬)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莘县招商引资突出特色提升质量
- 连续降雨街头献血人数下降 A、B、O型血全线告急
- “五环”聊城,点亮双百大城梦
- 省和谐城乡建设考核组来聊考核 任晓旺陪同
- 就业压力大 聊城大部分考研生备考更趋理性
- 明年起,东昌府区农村教师可进城任教
- 幼儿园生活条件差?园方:条件都合格
- 聊城举办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培训班
- 聊大一老师培育出“冬虫夏草” 与学生组建创业社团
- 冠县崇文街道:多措促剩余劳力就业 380名群众受益
- 云南女孩离家出走 多封书信从临清寄回家
- 聊城小区业主私设地锁“圈地”停车 公共区域成“自留地”
- 聊城部分快递公司已经实施先开包验货再发货物
- 聊城市提升旅游产品“两上线”活动
- 聊城校园足球发展探索之二:酝酿校园间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