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聊城地税收入首破百亿大关
本报讯 2014年,聊城市地税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3.1亿元,创历史新高,是地税分设之初1994年1.4亿元的73.6倍。这标志着聊城地税收入规模攀升到新高度,地税事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2014年,全市地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依法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表现优异:一是税收贡献成效显著。面对经济增长减速、“营改增”税源转移等错综复杂的经济税收形势变化,全市地税收入规模达到103.1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16.9%,增收14.9亿元。地税市县级公共预算收入87.4亿元,预计占全市年度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的56.5%,增长19.1%,增收14亿元。二是政策落实准确到位。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税收政策研究与落实力度,全年累计减免各项税收5.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保障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其中: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1.6亿元,落实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减免税收0.95亿元,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0.5亿元,为15475户符合条件的小微纳税人减免税收0.6亿元。三是纳税服务推陈出新。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以合作理念服务纳税人,搭建集微博、微信、短信、手机客户端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办税服务平台,建立集联合服务、联合评估、联合管理、联合稽查等于一体的国地税联合协作机制,推出12366局长热线电话、纳税人权利告知、纳税人满意度电话回访等一系列创新服务措施。在全市“群众满意文明行业”和“文明服务品牌”评选中,市地税局荣登“十佳群众满意文明行业”第一位,“纳税人e—home”被评为“十佳文明服务品牌”,全系统有11个(次)单位入选文明行业或文明品牌,占全市“双评”名额总数的10.75%。
(记者 吕 磊 通讯员 王 强 刘鹏利)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中超俱乐部有两名聊城足球运动员 聊城足球初露头角
- 聊城溺水悲剧又上演 11岁男孩下水坑洗澡溺亡
- 临清农家书屋将达275家 村民希望多些育儿家教类书籍
- [聊城供热听证]声音:按照使用面积收费更合理
- 记者驱车从淄博到聊城 高速路上不算堵
- 黄金周第3天迎旅游客流高峰 5A招牌吸引30万游客
- 聊城: 七岁男孩公园落水 七旬老人跳水救人
- 电动汽车存在监管空白 代表委员呼吁加强管理
- 6月份聊城CPI同比上涨2.1%
- 聊城:冒牌娃娃鱼校门口热卖 如触摸可能中毒
- 市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召开 汪文耀主持
- 聊城经济社会呈现逆势上扬进中向好态势
- 聊城打造“民生交通” 服务群众便捷出行
- 聊城公交尚未对残疾人免费 公交集团:无相关政策
- 聊城今年共募集善款4653万元 较2011年增长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