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质量工作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考核
12月12日,聊城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聊城的意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创建和标准提升为引领,以质量强企和质量强业为载体,以检验检测技术平台为支撑,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打造质量强市。
建立市级监督抽查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制度,综合掌握分析全市产品质量状况。
深入实施质量安全分类监管制度,强化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应急物资和实行生产许可的工业产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市场抽取样品,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发布监督抽查信息。
名牌产品政府优先采购
各级要建立由质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质量工作重大任务、通报质量工作落实情况。各县(市、区)政府对当地质量工作负总责,将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市政府建立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聊城工作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对质量工作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质量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建立稳定的质量工作投入机制,将质量强市工作及政府质量奖励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将名牌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对名牌企业人才引进、项目申请、贷款融资、技术改造等给予重点扶持。
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
建立企业履责、承诺等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业首负责任制,督促企业经营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起质量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分管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对企业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对消费者或权利人构成直接重大利益损害的,依法实现先行赔偿制,倒逼生产经营者强化质量管理。
在中央、省驻聊企业、市属大企业及省(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率先实现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将履行质量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推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岗位、聘用取得相关资格的首席质量官、赋予企业最高质量监督权和质量“一票否决”权。力争到2015年,全市5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制度。
邀请10名首席质量专家
推进企业与质量研究机构、高校等建立质量技术课题合作,聘请质量专家为企业首席顾问。
实施质量人才“十百千”工程,邀请10名全国相关行业质量专家为聊城市首席质量专家、建立100名省内外著名质量专家和1000名市内外各类质量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库,形成层次分明、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质量专业人才队伍。
建立质量信用制度
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质量信用等级指标体系,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加快质监、工商、食药、农业、检验检疫、税务、公安、安监、银行等方面企业诚信信息资源的整合、互通和互认,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制度,实行质量信用分类分级监管。
加强产品质量统计分析,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发布产品质量统计分析结果。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
建立重大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制度,实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发布预警。
相关链接
完成这些目标
打造质量强市
到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省长质量奖创建数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国家、省监督抽查重点工业产品合格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是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服务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员品牌价值和效益大幅提升。
到2020年,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深化,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打造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和核心企业的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做大农业名牌,做优工程名牌,做响服务名牌。到2015年,全市山东名牌产品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重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150件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150家,“三品”认证达到400个。争创“泰山杯”8个,每年争创“山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杯”10个,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总数达到15个以上。
大力发展区域品牌,培育一批品牌标杆。到2015年,培育2个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或农业示范区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达到5个。
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
增强标准集成创新能力。加大与专业科研院所及掌握核心技术企业的对接、合作,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执行标准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增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60个以上,累计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超过100项。
分类推进标准提升。战略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方面,重点建立园区一体化或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AA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80个以上,联盟标准达到10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5%,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80万亩。现代服务业方面,省级以上服务标准化试点达到30个以上。
扎实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到2015年,“1150”工程企业全部开展质量强企活动。对3+5千亿产业园区和“4455”工程重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市属企业领导班子轮训一遍。
制造业方面,力争到2015年,在全市设立6家山东省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60家质量标杆企业。建筑业方面,到2015年,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率达到100%,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服务业方面,引入第三方顾客满意度测评机制,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
加强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鲁西质检中心,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检验检测技术高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伪基站模拟银行服务号 骗子骗走用户万元
- 聊城第一季度城镇居民收支数据出炉:可支配收入5632元
- 我的未来不是梦——俊男靓女唱响网络春晚
- “精细时代”招商新主张 阳谷企业“拎包入住”标准化厂房
- 聊城市药企所用胶囊铬含量均符合规定
- 聊城:94岁高龄“圣诞老奶奶”赶着驴车送礼物(图)
- 聊城市党外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 蔡同民出席并授课
- 莘县城镇化建设请群众当“监理”
- 聊城大学启动“十二五”重点学科中期检查
- 聊城:美少妇“重金求子”上演电话直呼版
- 临清村民自制工具制作玻璃内雕
- 聊城城区小学入学压力加剧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非提不可”
- 聊城:“荧光童行”大型公益活动进行中!
- 聊城萌宠成长记:美女诗诗法斗牛牛和他们的温情微博
- 聊城男子杀死女友抛尸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