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不许自带酒水 “霸王条款” 依然存在
今年3月份新修订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明确将餐饮业“禁止自带酒水”的单方强制规定,划定为“内容无效”的违法行为。但仍有个别商家,对此规定视而不见。
家住阿尔卡迪亚小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12月1日晚,她和朋友前往柳园路与振兴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火锅店就餐,谁知却遭遇了“禁止自带酒水”的规定。
“因为家里有现成的白酒,所以我就带着去了饭店。没想到刚坐下,服务员就告诉我们,店里不准自带酒水,并且让我们将自带的白酒放到前台。”王女士觉得,新消法明确规定“禁止自带酒水”是商家设定的霸王条款。于是,便和火锅店相关负责人沟通,可对方以“店面已张贴‘禁止自带酒水’的告示”为由,坚持要执行店内规定。因为这个小插曲,王女士和朋友这一顿饭吃得都不太愉快。
12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王女士就餐的火锅店,看到店内大堂已经坐了不少顾客,生意红火可见一斑。记者落座向服务员要了菜单,并将一瓶进门前已经购买的饮料,放在了身边的椅子上。
看到记者放在椅子上的饮料,服务员表示,店里规定“禁止自带酒水”,记者可以选择不喝或者将饮料放到前台。并且服务员还称,店内没有最低消费,但就是不能自带酒水。“若顾客自带酒水并饮用,将无法再享受店内相关优惠活动,并且不能开具发票。”
对此,餐饮行业业内人士张先生透露,“很多饭店都不允许顾客自带酒水,原因在于饭店的菜价普遍较低,商家就指望酒水能抬高一下利润。”
山东鲁朋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海强表示,依照我国今年3月15日起实施、最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商家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最低消费’、‘收取开瓶费或服务费’等,均属于餐饮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作出的‘霸王条款’,是强加于消费者身上的不公平、不合理规定。”陈海强表示,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 郭楠楠)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山东省多部门严打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者将进黑名单
- 贡献二次创业 新闻宣传先行
- 人民日报:让阳光洒落背街小巷——山东聊城依法依规推进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启示
- 任晓旺就济聊一级路建设强调 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 聊城完善村级路网结构 铺设农村公路1000公里
- 聊城学府花园小区:入住六年仍办不下房产证
- 聊城将集中整治城区户外广告
- 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济闭幕 郭树清当选省长
- 省督查组来聊督查孙菁白志坚张广霞参加
- 聊城明代进士相大成墓志铭现世
- 北京银行聊城分行开业
- 聊城市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
- 聊城组织收看安全生产会议 洪玉振出席
- 聊城公考设置七考点 可这样乘车到达
- 聊城好儿媳无怨无悔照顾“植物人”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