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非遗实施“一村一品” 部分村庄有了“艺名”
发布:2014-11-20 11:09:2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书法王、绘画李、秧歌张、弦子陈……这是东昌府区部分村庄的“艺名”。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聊城依托非遗项目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让每个村都有特色的非遗产品。同时,培育非物质文化生产行示范基地,发挥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作用,开展特色产品加工。
依托非遗项目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培育非物质文化生产行示范基地,形成了东昌工艺葫芦、临清贡砖、茌平黑陶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以东昌府区为例,根据各村文化积淀和村民爱好,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培训,带动全村形成品牌。如通过对堂邑镇路庄村农民进行葫芦雕刻培训,变卖白皮葫芦为工艺品葫芦,延伸了产业链,效益翻了两番。目前,东昌府区613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艺名”:书法王、绘画李、秧歌张、弦子陈……文化“一村一品”初步形成。
此外,聊城还发挥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作用,开展特色产品加工。目前,聊城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3名。很多非遗项目如东昌府区雕刻葫芦、木版年画、澄泥砚、牛筋腰带、鲁锦、毛笔、茌平剪纸、冠县面塑、阳谷泥哨等工艺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参加全国非遗博览会受到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一村一品”战略在发展聊城非遗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村庄特色,对培育本土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据了解,聊城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县级以上保护项目434个,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33项,市级137项。
(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王井梅)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今年全市推广节能灯70万只以上
- 正品电脑比专柜便宜?聊城大学生轻信小广告被骗千元
- 德商高速聊城段明年建成通车
- 网络春晚舞出聊城Style
- 元旦放假1天 长线游遇冷 “候鸟游”受捧
- 聊城环保世纪行启动 张同村洪玉振参加
-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任晓旺出席
- 聊城77家企业亮相国际轴承展 影响力享誉海内外
- 聊城年底前实施数字化城管 将实现24小时全覆盖动态监管
- 聊城:烧烤店半夜扰民 顾客随地大小便
- 16岁的花季女孩患骨肉瘤 得了白癜风的妹妹为姐姐放弃治疗
- 聊城市农村改水改厕项目顺利进行 覆盖8个县市区
- 聊城举办系列庆祝活动喜迎“三八”妇女节
- 高新区构筑高新产业发展平台
- 聊城:赵庆忠调研小城镇改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