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茌平投资400万元 新建县级公益性骨灰堂明年清明投用
本报讯 遗体火化是关键,骨灰管理是重点,妥善处理好遗体火化后的骨灰问题,是确保殡葬改革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规范殡葬服务,解决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聊城茌平在县殡仪馆投资400万元新建的县级公益性骨灰堂,预计明年清明节期间投入使用。2018年年底前,“新农村”村村都要建立起公益性公墓。
据了解,为确保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抓好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茌平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行公益性墓地和纪念堂建设的意见》,实行在城区推行以骨灰堂寄存为主,在乡镇依托新农村建设推行以公益性公墓为主的建设思路。总体规划是:2014年底前,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公益性公墓要达到10个,骨灰堂60个;到2018年底前,新农村建设改造的村原则上都要建立起公益性公墓,90%的城区村都要建立起骨灰堂。目前茌平已累计投资800万元建成5处公益性公墓和53处骨灰堂,存放骨灰2.2万例。
茌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茌平县第一批陆续建设的村级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对解决遗体火化后骨灰存放管理,防止乱埋乱葬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设施与当前建设绿色生态墓地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为此,茌平县以公益性公墓建设为重点,拨付20万元试点经费,先期完成了胡屯岳庄和冯屯前寨两个公益性公墓建设。墓区布局合理美观,做到地表无坟头,墓穴小型化,墓区园林化;避免占用耕地和公益林,尽量选择远离村庄,而交通方便、地势开阔、地质条件良好的荒地进行建设,确保绿化的种植和养护;墓区管理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收费标准,依据保本原则进行核算,经县物价局审批后,向丧主一次性收取墓穴成本费、管理费和公共设施费,所收费用全部用于公墓管理和维护。
目前,茌平在殡仪馆投资400万元新建县级公益性骨灰堂一处,设计骨灰存放格位2万例,主体工程现已封顶,预计明年清明节期间即可投入使用。
(记者 许金松 通讯员 杨晓蕾 夏磊)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济闭幕 郭树清当选省长
- 聊城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 聊城:物业服务将按“星级”分等级收费
- 山东省委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在茌平举行
- 聊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 聊城“慈心一日捐”接收善款1430万 创正常年份最高纪录
- 聊城:八旬老太想请人记录武状元“家族史”
- 警惕变号软件:骗子打来“公安局电话”骗走市民五万
- 聊城市总工会为一线职工“送清凉”
- 及时核查录取信息 聊城家长应警惕高考招生诈骗
- 聊城要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
- 聊城:市委书记“把脉”行路难
- 度假区水城大道有望十月底全线通车
- 聊城三男子合伙绑架中学生勒索钱财获刑
- “军官”扔“诱饵” 聊城市民被骗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