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区搬迁 1.5万“老城里”人开始新城市生活
望湖小区,位于湖南路和昌润路路口西侧,作为聊城市集中安置拆迁居民规模最大的社区,这里聚集了大量来自古城区的市民。
这里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大量从父辈手里接过房产的80、90后年轻人。
这里有商人,有农民,也有不少外出务工在此租房居住的外地人。
不久前,望湖小区安置房全部交付完毕。随着城市生活的开启,他们在这里努力寻找着城市生活的节奏,回忆着过去,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事件——
望湖小区安置房全部交付使用
记者不久前从聊城市住建委了解到,古城回迁安置项目望湖小区最后一批房源在9月5日-9月11日交付。这也就意味着,望湖花园项目近5000套的古城回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全部结束。
望湖小区户型多样,面积区间35㎡-106㎡,回迁均价2500元左右,水、电、暖、气、通讯、宽带、节能保温等市政设施一应俱全。
据了解,本次交房是望湖小区最后一次交房,望湖小区建设项目至此全部收官。
本着自愿的原则,古城区居民的安置解决方式有两种,一是货币补偿,二是回迁安置,其中回迁安置又分为原地回迁和异地回迁,原地回迁居民可以选择补齐差价购买古城改造原地开发的高档住宅。考虑到古城居民多数选择异地回迁,体量巨大,所以回迁安置房建设的选址尤为关键。
综合地理位置与地块面积,古城西南方向,即望湖花园小区所处地块为最佳选择。
据了解,望湖花园小区位于湖南路与昌润路路口西侧,是聊城市集中安置拆迁居民规模最大的小区,项目总占地406.5亩,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共72栋建筑分两期开发,共计4993套房源,规划入住1.5万人。
记者从聊城市住建委了解到,就在不久前,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也已经撤离,正式告别了其长达近5年的历史使命。
探访——
多数居民感觉新居“比以前好得多”
李明是一位典型的80后老城里人,现居住在望湖小区。去年,刚从父亲手里接过的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成为他和妻子的婚房。
如果没赶上古城保护与改造,他的父亲母亲还在为儿子的婚房四处筹钱。
李明告诉记者,早前,他们家一家三代生活在“老城里”一套约180平方米左右的小院内,环境脏乱差不说,长期缺乏管理的模式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缺少一种安全感。
“垃圾随便倒,车辆随便停,时不时地还经常出现丢这丢那的情况,冬天冷得跟地窖似的。”李明说,他们一家人都非常支持政府的决策,原因不单单是补偿了房子,而且,他们的后代正在享受着新城市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按照补偿标准,李明一家在望湖小区分配到一套多楼房,在自己拿出一部分钱以后,他们得到了两套楼房,一套现在已经成为他和妻子的住处,另外一套由父亲和母亲居住。更让李明满意的是,父母亲的房子和自己的房子就在同一栋楼上,如今已经有了孩子的他们,可以时不时地区父母家蹭饭,孩子也可以让父母帮着带,十分方便。
在望湖花园小区赵女士家,100多平方米的户型设计简洁实用合理,充分考虑了室内采光和节能因素,水、电、暖、气、通信、宽带、节能保温等设施一应俱全。小区居室都安装了双层中空玻璃,所有外墙都使用A级保温材料。
“古城区拆迁后,一家人在外边租房住了将近两年,进出小区谁都不认识,不像在老城区住的时候,走出大门都是熟人。”赵女士说,一开始也是有些不适应,随着住户陆续入住,比以前的邻居还要近。
“比以前好得多!”这是大部分居民对新居的评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搬到新房后,家具全都换成了新的。
原来冬天都是烧煤球炉、土锅炉取暖,现在新房都是安装的地暖,让不少市民心里觉得暖暖的。
完善——
有各级学校和医院,小区周边配套齐全
据了解,作为聊城市区规模最大的回迁安置项目,望湖花园小区的古城回迁安置工作从2012年开始,前后持续三年。据了解,2012年3月底,项目一期10#-18#楼交房,随后19#、20#、21#、22#楼在2012年6月中旬交房,9月中旬,23#、24#、25#、26#楼交房,2012年共计1007户居民分三批成功入住项目一期回迁安置房。
2013年,望湖花园小区二期开始陆续交房,当年8月份,44#-58#楼交房,11月中旬,59#-67#楼交房,12月末,27#-43#楼交房。据统计,2013年共交房2962户。
采访中记者看到,望湖花园小区整个小区设计简洁实用、社区绿化良好,周边各种配套比较完善。华夏幼儿园、百草园小学、聊城四中西校解决了社区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医疗配套方面有东昌府区中医医院。望湖花园小区的建成,明显改善了原古城居民的居住环境,使居民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享受到现代社区的便捷与舒适。
链接
古城保护与改造大事记
◎200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抉择:实施古城保护与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全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旅游业的龙头,城市综合环境最佳的功能区。动迁工作自2009年5月开始的同时,启动了安置小区建设。
◎2009年5月,东昌古城沉浸在一片喜庆氛围中,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古城南城门、城角楼正式竣工并向游人开放,秀丽的水城再添美景。
◎2009年8月,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入户丈量及拆迁阶段,根据要求,此次丈量入户率必须达到100%,并且要在两个月内完成。
◎2010年8月 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市委常委会和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市规委会的意见,经过进一步修订后实施。
◎2011年3月,古城总体规划汇报会在市规划局九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汉嘉集团的古城总体规划成果方案。
◎2011年6月,望湖小区一期工程19栋多层和7栋高层已全部开工。
◎2012年3月,望湖安置小区一期10#-18#共9栋多层楼房正式交房,首批居民拿到新居钥匙,开启了全新的生活。6月11日,望湖小区第二批近500套安置房开始交付使用。
◎2012年7月,古城区四条大街临街古建筑基本完工。
◎2012年上半年,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完成了古城区33处博物馆的规划。规划古城内博物馆涵盖多方面,既包括特定内容展览,也包括名人故居纪念、历史档案资料惠存等。但多数仍以征集实物、图文并茂的陈列展览形式为主,为公众传播多方面的历史和科技知识。其中和片区景点相结合的8处,在四大街设置的9处,利用古城保留建筑设置的10处,利用已建城门、角楼一层室内空间设置6处。
(记者 刘亚杰 李小芹)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获中央财政担保业务补助资金235万
- 聊城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赵光灵详谈“聊城形象”
- 聊城:传统中式婚礼正走红 就是花费有点高
- 聊城:闸口桥改造完成实现通车
- 聊城颐馨园多年难办房产证 开发商:正在解决
- 乘客抵押手机下车取钱 聊城一出租车司机竟偷偷开溜
- 聊城新增16件山东省著名商标 全市共有注册商标13000多件
- 聊城欢庆“五一”表彰先进 杨兴富林峰海金维民王忠林出席
- 聊城物流园区可实现经营收入358.2亿 带动就业岗位6.3万
- 聊城两年内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 聊城一轿车撞树后起火 一名男子当场死亡(图)
- 省安全生产督查组来聊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聊城今晨出现霜冻 最低气温下降至5℃
- 聊城:建筑垃圾随意倒 市民出行很不便
- 春来水城绿如黛——写在第35个植树节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