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推行“黑名单”制度
日前,聊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聊城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在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推行“黑品单”制度,以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食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凡是具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本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新闻媒体或者网络集中向社会公布,并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将被列入“黑名单”:因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因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或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用回收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用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用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作为原料生产加工肉制品;或用特种皮毛动物肉源掺杂掺假的;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生产主管部门已经责令召回或者停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其他违法生产加工食品行为,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执法检查、检验检测、群众举报、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和案件查处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并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产品信息进行采集、甄别和审定。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后10日内,将审定后的违反规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列入“黑名单”。同时,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将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信息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每季度末将“黑名单”企业信息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网站上集中公示。
据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黑名单”公示的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名称、涉及的产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决定或刑罚、公示期限等信息。“黑名单”公布的期限不少于6个月。期限届满时,企业提出申请,由负责报送“黑名单”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核查,再决定是否解除。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外来车“鸠占鹊巢”堵了回家路 业主发愁物业无奈
- 聊城东昌路改造紧锣密鼓 明确夜间施工要求
- 聊城市民手机落在出租车 好心的哥深夜送还
- 《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 聊城多项重要内容纳入规划
- 聊城供电公司:“有奖举报”新模式 群众护线真给力
- 聊城建设和谐宜居家园 上半年城乡建设投资近百亿
- 聊城第7例志愿者成功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 聊城市四院首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赴济捐献
- 山东阳谷“征婚哥”赵强唱情歌引爆网络
- 聊城村民贡献出住房 变成“乡村俱乐部”
- 聊城男子深夜行窃被发现 从三楼跳下摔坏腰
- 首届(聊城)国际动漫文化博览会今天开幕
- 聊城古城如何更美 上海网友献策
- 东阿白血病女孩大学梦,您能帮她圆吗?
- 财政蛋糕大块切向民生 聊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