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学生手机骗钱 被聊城聪明家长识破
本报讯 近日,在哈尔滨某大学读大二的小军在返校的列车上,碰见两个自称老乡的人向她借手机求助。见对方“焦急”,乐于助人的小军爽快地把自己的手机借给了对方。不料,这却是骗子“忽悠”学生家长的一个小伎俩。
“妈妈,我刚到校,乘车时钱包被人偷了,请汇1400元到邮政xx账号,这是我同学张某的手机,我身上没钱,切记。”26日清晨,家住东昌府区梁水镇的宋女士清晨刚打开手机,就收到这条让人心惊的短信。
宋女士的儿子小军就读于哈尔滨某大学大二,25日乘火车返校。宋女士看罢短信,马上告诉丈夫赵先生,二人心慌意乱,去镇上邮政储蓄银行,准备向短信上提供的账户上汇款。
二人赶到时,银行还没营业。宋女士担心1400元不够用,想问儿子还需要什么,就给发来短信的手机打电话。可电话打过去是关机状态。他又试着给儿子打电话,竟然通了。宋女士问起儿子丢钱包的事,小军却毫不知情。宋女士很是诧异,把接到的短信内容跟儿子说了一遍。儿子突然回想起,曾在列车上遇到两名自称老乡的人借手机打电话,可能偷看了手机的通讯录,宋女士急忙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民警分析,一些不法人员首先了解到学生的手机号码、家庭地址和家庭电话等详细信息,然后以其患严重疾病或遭受严重伤害等危言耸听的理由,利用学生家长恐慌、急切的心理,要求对方尽快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大学生返校期间,要特别警惕以下几种情况:报到时谎称同校学生,帮忙拿行李,趁机携行李逃走;装得可怜兮兮,以生病、贫困为由哭着骗钱;装作老乡硬套近乎,迷惑人心骗钱。大学生 要做好防范,将自己老师、同学或朋友的常用电话号码告诉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亲友万一找不到自己时,可以联系身边的其他人。大学生可提前转告父母和亲友,在接到这些“不幸”的信息时,应先与本人和老师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后再行处理。一旦遇到可疑情况或是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拨打110,向警方求助。
(记者 秦臻 通讯员 赵玉琦)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山东聊城麦收结束 公路运输迎来农民工客流高峰
- “建行杯”2012聊城报业汽车展销会列入文化旅游节名单
- 再造核心驱动力 聊城传统产业释放新能量
- 聊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拟下月成立
- 聊城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关爱春蕾 儿童暖冬”大型公益活动
- 聊城:200多亩玉米出苗率仅五成
- 聊城实施“1542”工程 谋划旅游大项目
- 80后小伙儿辞去“铁饭碗” 微信上做生意月入万元
- “秋老虎”发威 聊城市民畅游东昌湖寻清凉
- 聊城市第十六届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 聊城开发区招聘会18日举行 营销商贸机械岗位需求量大
- 聊城:人行横道设在公交站台旁 市民通行安全难保
- 聊城女教师获省优秀外派教师称号
- 刘强就古城保护与改造强调坚定信心打赢决战
- 明天最低气温0℃ 备好羽绒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