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记者跟随公交车驾驶员上路体验
过去两天,水城又被闷热天气笼罩,据天气预报显示,28日、29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4℃。高温酷暑下,很多市民选择躲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然而,有一个群体即便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时分,也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公交车司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的公交车简直是一个“火炉”。7月28日中午时分,记者在开发区乘上一辆6路公交车,体验了公交车司机在烈日高温的辛苦工作。
体验
烈日下,市民选择新能源公交车
28日上午10时许,阳光已经非常刺眼,没走几十米,身上已经开始冒汗。记者从开发区管委会公交站坐上一辆发往火车站的普通6路公交车。投上一元硬币,在司机师傅一句“欢迎乘车”问候中,记者在车厢后面找了个座位坐下。此时,记者发现,这辆车上的乘客并不多,加上司机只有8个人。
由于这趟车没有空调,乘客被一团热浪包围着,虽然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不时会吹来一股风,但根本撵不走车内的闷热空气。
在一路向西的路途上,中间上车的乘客并不多。
市民刘女士每天上下班都是乘坐公交车,刘女士说,每天上午八点和中午11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东昌路上的公交站牌,6路车是她必须乘坐的一班车,但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刘女士开始有选择性地乘坐。
刘女士说,最近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热,她只乘坐新能源公交车,“虽然车费高出一倍,但坐着舒服,即便有时候到站的是普通公交车,她也会选择继续等待下一班。”
据驾驶普通6路车的司机王长贵介绍,进入夏季以来,他发现乘坐普通公交车的市民少了许多,尤其是年轻人,几乎都会选择新能源公交车。
司机
车内温度最高时能达到45℃
6路车的司机王长贵,驾驶公交车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今年41岁的他,从部队复员后,一直从事驾驶员的工作。自从3年前进入公交行业,他便开始忍受在冬冷夏热的天气下工作。王长贵说,6路车全线24个站点,单程路线需要40十分钟。
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没开出几站,王长贵已满头大汗,趁着等红灯的时间,他赶紧抹了一把汗。“水不敢多喝,只能润润嗓子。”王长贵笑着说,6路公交车共有24个站,单程路线需要40十分钟,他每天大约需要跑10个来回,每天工作时间6个小时。“平常时段还好,如果出现堵车的时间过长,即便到了终点站,也没法到调度室去歇一歇。”
据王长贵介绍,公交车驾驶员补水降温只能等到中午交接班时,而为了避免耽误运营,虽然公司准备了很多降暑饮品,可公交驾驶员都自觉少喝水。
王长贵告诉记者,他最害怕的就是临近中午时分,顶着太阳从东向西行驶,这个途中,车内的温度是最高的,有时能达到45℃。
目前,聊城市城区公交线路已达37条,公交车460辆,其中普通公交车占50%左右。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有200多名驾驶员奔波在热浪中,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28日上午11时36分,当记者起身准备下车时,王长贵的体恤衫已经湿透,而他还要坚持一个来回才能下班。
部门
专门为司机配备了降暑用品
记者从聊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虽然各个线路都配备了新能源公交车,但城区的线路,都还是普通公交车和新能源公交车交替发车,一方面是让市民出行有选择的余地,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目前还无法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据了解,像王长贵这样奋斗在高温一线的聊城公交公司员工有上百名。针对高温季节公交驾驶员体力消耗大、身心疲劳等情况,集团要求下属分公司在终点站设置的调度中心内,为司机准备了绿豆汤、茶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7月28日上午11时许,记者走进火车站南侧公交车调度中心时,公交集团第二公司的员工陈庆萍正在给饮水机换水,以方便公交车到站后,司机能第一时间喝上水。陈庆萍告诉记者,她每天上午10点准时来到这里,把公司泡好的一大桶菊花茶放好,打开空调,方便司机短暂停留。
陈庆萍说:“调度室装有空调,司机们开车回来一趟就在里面休息一会儿。开车时间长了容易疲劳,只有他们休息好了才能把车开好,才会保证乘客的安全。”
(记者 张克志)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勇士火海救人 七成皮肤烧伤
- 聊城12万元以上个税申报人首次破了3000这个关
- 2609名重度残疾人有望享受护理补贴 每人每月60元
- 聊城“白化病”小伙视力范围不到3米
- 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二批救灾物资到达聊城
- 阳谷农民执着两千年古法造纸
- 轻信刷销量赚佣金 聊城女子被骗500余元
- 聊城援坦医疗队员回国探亲 任国辉首祭老父
- 聊城:原材料成本增加 今年元宵身价涨
- 聊城中年男子酒后落水沟溺亡
- 聊城体育场2013年投入使用 可承办洲际比赛
- 聊城三秋农机唱主角 玉米机收率85.7%
- 2013年市长质量奖拟奖名单公布
- 欧阳中石来聊城交流书法艺术 赵庆忠主持交流会
- 聊城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创建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