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户”小哥儿俩:爸爸,你到底去哪儿了?
当爸爸在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时,阳谷县寿张镇南台村安圣铎、安圣哲哥俩,内心深处几乎不再存有对爸爸抱有幻想。
相反,小哥儿俩却对一直对他们照料有加的大伯和爷爷甚是依赖,虽然,谁也不敢保证,这份无奈的依赖还可以持续多长时间。
安圣铎、安圣哲是对亲兄弟,哥哥安圣铎今年11岁,弟弟安圣哲今年10岁,他们所依赖的大伯安学军今年38岁,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症,至今单身未娶。
在南台村,这个家庭非常特殊,这是因为,家中所剩家庭成员全是男性,更为关键是,这对小哥儿俩至今没有落户,一直没有合法的身份。
因为没有户口,小哥儿俩虽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但却享受不到政策之内的补贴和保障这。然而,伯父一线残疾,祖父年迈体衰的事实,倒逼这个家庭不得不去考虑孩子的户籍问题。
因为最初没有办理出生证明,如今,想要办理落户需要亲子鉴定。母亲早已去世多年,做亲子鉴定就势必要联系离家一年有余的父亲,但是,小哥儿俩怎么也想不明白,爸爸怎么舍得扔下他们不管,而且,这一走就是一年多。
一个难言的现实:老弱病残组成一个家
26日,聊城爱心驿站组织成员再次走进安圣铎、安圣哲的家时,两个孩子正围在大伯安学军身边,不时搂着他的脖子撒撒娇。
他们的邻居说,这个家庭中的顶梁柱是两个孩子的爷爷,今年64岁的老人家如今正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四处给人打着零工,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不止。
说起这一家的情况,邻居们只有两个字——可怜,甚至有邻居快言快语,“这个家,整个就是一老弱病残的组合”。
事实上,如果将时光推到三年前,这个虽称不上富裕的家庭,因为母慈子孝,倒也显得平静安然。
可是,从3年前开始,接二连三的不幸,开始降临到这家人身上。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罹患恶疾离世,当时,兄弟俩尚不谙世事,为母亲送葬时的茫然无知,曾引得无数乡亲叹息着落泪。
母亲去世后,年纪尚幼的两个孩子并不懂悲伤为何物,再加上爷爷奶奶和大伯的悉心照顾,他们仍然还可以享受到和同龄孩子相差无几的爱护和照料。
但是,一年前孩子奶奶的离世,可以说,直接将这个家庭推向了黑暗的深渊。而几乎就在同时,父亲外出打后,便再也没有回归,甚至,没有给孩子们寄来任何生活费用。
提起孩子的父亲,不少邻居的情绪都开始激动了起来,他们都在声讨这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大家都在说,不管怎样,作为家中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他应该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两个懂事的孩子:刷锅做饭样样都能行
在一般家庭,但凡家有十岁左右的孩子,大多都是对其呵护有加,别说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也是由家长来照顾着。
安学军说,他的病(小儿麻痹症)是自打出生就有的,虽然身体有所不便,但他还是坚持读到了初中毕业。深知感恩的他,现在都还一一记得,当初背他上学读书的同学们。
因为身体原因,安学军至今单身未娶,自己没有养育过子女,安学军几乎是将所有关爱,都倾注在了两个侄子身上。这种关爱,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时。
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今安圣铎、安圣哲哥儿俩,对这个大伯,甚至比对自己的父亲还要亲。
以往,安学军都会拖着残疾的身体,一点点挪动着给孩子做饭、洗衣,甚至会费力地做一些家居卫生清洁。他说,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了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做饭、洗衣。
聊城爱心驿站成员“@乐活聊城”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这个家时,这对小哥儿俩正在洗碗、刷锅。
其实,这还不是哥儿俩能做的全部家务,他们家的多位邻居都知道,这两个孩子能提水、能做饭、能洗碗,甚至可以推着轮椅上的大伯,出去透透气。
提起小哥儿俩的“能耐”,一位乡亲直言不讳:如果有家人照顾,谁会舍得让孩子淘米做饭,洗碗洗衣?
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身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兄弟俩个仍然努力学习,尤其是哥儿俩中的老大,前段时间的升级考试中,数学考试还得了个满分。
诸多未解的无奈:黑户难享受国家政策
母亲患病去世,父亲失联一年有余,大伯重度残疾,祖父年事已高,显而易见,安圣铎、安圣哲小哥儿俩的生活轨迹,就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存状态缩影。
按照相关学者定义,所谓“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虽然没有死亡或失踪,但是事实上不能提供经济支持和照料的儿童。这类儿童也被称为“亚孤儿”或“事实孤儿”。
与此同时,从2013年起,聊城市东昌府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以参照孤儿待遇享受基本生活费,其中,社会散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720元,社会福利机构养育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1200元。
据东昌府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发放对象是:父母死亡、失踪、重残、服刑导致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然而,国家政策越是如此体恤民生,安学军心里便越是充满着无法排遣的苦楚,这个中原因只有一个——直到现在,小哥儿俩仍然没有合法身份,也就是所谓的“黑户”。
安学军说,其实,弟媳是河南台前人,她和弟弟,也就是兄弟俩的父亲结婚时,是在台前办理的结婚登记,或许是因为手续繁琐,也或许是他们夫妻俩人曾有其他考虑,两个孩子出生时,都没有在医院或妇幼机构办理相关证明,当然,也就一直没有给两个孩子落户。
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无法享受国家惠民政策,虽然这个家庭完全符合相关条件,但诸如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等,他们只能望而叹息。
采访过程中,有热心村民大胆建议,有没有可能让相关职能部门特事特办,让这一家生活困苦、难以为计的老弱病残,得到他们应该享受到的国家福利。
甚至有颇有义气的村民提议,如果村民可以联名书写材料证明相关事实,既可以让户籍部门照章办事,又能解决安家人的难题,那么,相信全村每一个人都会愿意。
一个尴尬的难题:亲子鉴定要怎样进行
作为十年的黑户,小哥儿俩虽然勉强进了学校,但学籍等问题同样悬而未决。因此,兄弟俩人的身份问题,成为这个家庭最急于想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因为缺乏出生证明等相关材料,兄弟俩个的落户问题一度成为不解的难题。不过,今年2月份,山东省公安厅出台的一项落户新政,又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今年2月15日,山东省公安厅向各地市公安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生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表示,对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应根据当事人提供的司法鉴定机构亲子关系证明、住院分娩记录等档案材料,在调查核实基础上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后办理。
遗憾的是,希望到来的同时,尴尬也不期而至。
虽身患重度残疾,但安学军表示,老父亲外出做些零工,一天可以收入30多元,家中还有4亩薄田,一家5口人,收入虽然微不足道,但他还能尽力照料两个侄儿。
但孩子年纪越来越大,将来也必将入读更高一级的学校,相比困苦的生活境况,孩子的学籍更是一个大问题。
可事实并非想象的那般容易。安学军说,一年前弟弟离家外出做工,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回来看孩子和老父亲一眼。原来的手机号早已无法接通,向别人打听消息,也没有任何回音。
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做亲子鉴定,谈何容易?
一路见证过这家人的诸多不容易,邻居们也在极力帮助小哥儿俩,四处打探他们爸爸的消息,有位邻居模糊地表示,几个月前,他似乎见到过一个人,远远望去,就是兄弟俩个久未归家的父亲。
但是现在,小哥儿俩还在纳闷,爸爸因何不辞而别,又是因何离家一年不知回归?■记者 赵艳君
■相关链接:
无出生证明,可凭亲子鉴定落户
从今年2月份开始,根据山东省公安厅要求,山东各地市开始进一步规范出生登记管理,简化新生儿落户程序,推行落户新政。据了解,按这份文件规定,今后超生孩子落户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法定证件,不论是婚内超生还是非婚生子,家长为孩子申请落户,是否缴纳社会抚养费不再是能否落户的先决条件。
按省公安厅下发的文件规定,1周岁以内的新生婴儿,公安派出所应根据其父母申请、居民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和结婚证(非婚生不需提供),当场予以办理。
超过1周岁且持有《出生医学证明》 申报出生登记的婴幼儿,公安派出所应在调查核实基础上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后予以办理;对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公安派出所应根据当事人提供的司法鉴定机构亲子关系证明、住院分娩记录等档案材料,在调查核实基础上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后办理。
出生人口落户要严格执行在经常居住地随父或随母自愿的要求,原则上不准单独立户或随他人落户。
对父母双方死亡、失踪、出国(境)定居、服兵役或属在校学生等特殊情况的,公安派出所应将调查核实材料报县级公安机关审批,新生儿可在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处落户。对异地落户后投靠父母的,县级公安机关要及时与迁出地公安机关联系核查后方可办理准迁手续。弃婴、孤儿以及收养登记的落户仍按原规定执行。■记者 赵艳君 整理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市医保局:“医保卡被冻结”电话或是骗子伎俩
- 王卷帽村自来水里惊现“红线虫” 水务集团称“不归他们管”
- 聊城某饭店排烟口紧挨居民楼单元门
- 城镇居民可这样申办慢性病门诊治疗资格
- 临清市举办季羡林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 聊城多条“二日游”线路新鲜出炉 以体验游为主
- 聊城国棉厂家属院停水一周 40户居民吃水成难题
- 聊城城区供热进入倒计时 遇极端天气可提前5天供热
- 好心人慷慨解囊救助聊城烫伤女孩 爱心在延续
- 临清现乡土版星光大道 节目系农民自编自演
- 聊城迎端午节小长假客流高峰
- 聊城纳入“沿黄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规划
- 聊城:婆婆把保健品当药吃 愁坏了孝顺儿媳
- 聊城开发区要建一所高标准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