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土地托管还需“托”一把
土地托管效果好,一“托”数得。近日,记者在开发区广平乡颜庄村采访时发现“我的地,你来种,你收费,粮归我”的“土地托管”模式赢得了很多农民的心,成为我市土地流转的一个新方向。
永鹏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梁兰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颜庄村每亩耕地每年可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加入合作社后每亩玉米至少增产200斤,小麦至少120斤,年增效益少说也有200元,1000亩托管土地就能增收20万元。
为什么加入托管合作社就能增产呢?记者了解到,粮食增产主要在于良好的管理。永鹏合作社采用的是“统一耕地、统一测土配肥、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草害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分户结算”的经营模式。合作社还长期聘请农业专家作技术顾问,种子全部由指定的种子公司提供,走科学兴农的道路。合作社通过专业化的规模经营实现了节支增收。合作社可以直接从厂家采购良种、无公害农药,比农民自己购买便宜许多;采取集约化管理,提高了耕种管理效率;推广的良种,统一防治病虫害,都为增收增效提供了保障。原来种粮食都是靠天收,现在有良好的管理和农业技术指导,不出意外的话,比起原来产量是会增长的。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的盈利来源,除了收取一定的托管费用,大多是通过直接经营厂家种子和农药等赚取差价利润。在颜庄村,梁兰伟为了吸引本村村民将耕地放心交给自己,所有的玉米种子都是免费为托管户提供的。但土地托管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受到农民欢迎的同时,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和设施简陋等问题,农民希望政府在农业补贴资金、贷款、人员培训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希望能引起政府的重视,需要政府“托”一把。
首先,农民将农田托管给了合作社,同时也把农业经营风险“托”给了合作社,一旦遇到特大自然灾害、病虫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合作社的收益就会受到影响,继而影响这种模式的持续发展。
其次,由于农民和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时只预付部分托管费,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周转,这就造成了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贷款又很困难,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再次,农民将农田托管给合作社,希望得到专业服务,因此,拥有一定的专业人才是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合作社受困于人才匮乏,发展动力不足。
(记者 王培源)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有规模有特色
- 每月10元卫生费,聊城香江市场商户该不该交?
- 聊城50名老人掉进“保健讲座”陷阱
- 聊城有4趟可网上购票的T字头列车 预售期仍为5天
- 聊城市民遭遇“晴晴客”红豆饼 “早产”100年
- 聊城:多云又有雾 出行要有数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练兵、大比武”促进就业
- 家电节能补贴 聊城开始落地
- 明年聊城新增供热面积700-800万m2
- 胡同老头儿“十一”带你游临清
- 赵庆忠就践行核心价值观强调 开创工作新局面
- 以龙头带动产业集群 聊城膨胀园区经济
- 倾听外来投资人心声 聊城市营造亲商惠商环境
- 聊城市民家中自来水管被冻裂 楼下邻居被淹
- 聊城开通手机购票平台 每人每日不限购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