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期盼公共自行车骑进水城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人们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公共自行车,已在多省市出现。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城市交通“两难”、公交“最后一公里”、缓解大气污染和全民健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去年8月,本报就以《公共自行车离聊城有多远》为题,报道了市民倡议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呼声,以及在聊城推广公共自行车的构想。同月,本报又以《在聊城城区推广公共自行车,你怎么看?》为题,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与网友展开讨论。
如今,我省潍坊、滨州、青岛、日照、枣庄、烟台、济宁、菏泽等市已经推出公共自行车。我市交通部门近日从菏泽“取经”归来,推行公共自行车可行性的调研报告正在制定当中。
公共自行车的脚步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它能否在水城安家?是不是符合聊城实际?如推行面临哪些难题?近日,记者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调查。
探讨水城设立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可行性
关于在聊城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建议,很早就已经在本地贴吧现身。这则帖子发表于去年8月,主题为“解决聊城道路拥堵,建议推行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已广泛现身全国各地,但对聊城来说,尚属新事物,这则帖子的出现迅速引来聊城网友的围观。其中,赞成声音明显多过反对声音。
更早以前,聊城大学还有一位毕业生以公共自行车为题,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这篇名为《聊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设计》的论文,作者是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2011届毕业生张灵军。论文探讨了聊城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可行性及如何布置自行车停放点,对于聊城公共自行车如何运营及如何服务市民,都有详细的建议。
这篇论文提到,聊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可借鉴杭州“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方案,根据聊城交通需求布置试运营租赁点。
根据自行车出行最大距离为6千米,出行最舒适距离为1.5-2.0千米这一特征,论文结合聊城市区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城市道路及河流,将聊城市区分为三个交通小区。
论文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管理运营,包括租赁模式、服务方式及技术运用等都做了详细介绍。
先行试点、逐步推进,设立3个月免费推广期
去年12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市要尽快组织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在全省推广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今年我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的两件提案再次把公共自行车带进市民的视野当中。
政协委员李广祥等人《关于尽快实施组织编制我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议》中,提出组织编制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李广祥等人在提案指出,在城市内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完善的服务系统和配套的自行车路网为载体,提供公共自行车出行服的城市交通系统,可为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提供1-5公里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作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接驳的辅助性工具,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政协委员张爱英在《关于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 倡导绿色出行的建议》中做了更加详细的分析。
通过考察,张爱英了解到,政府推行公共自行车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她以杭州为例进行了介绍:杭州市政府一次性投入1.5亿元用于自行车租赁市场的硬件购置和基础建设。经过招投标,一次性购入公共自行车数万辆。特别的颜色、款式、造型以及专用锁具及控制系统,有效防止自行车被窃倒卖问题。自行车也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运营企业,进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具体经营管理。
张爱英在提案中提到,租赁自行车可以采取“免费+收费”的模式(一小时之内免费、超过一小时记时收费)。自行车一般放在火车站、公交站、旅游景点、大型商场及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市民用公交卡既可取车。如无公交卡,市民或外地游客,也可在各固定公共自行车租用服务点凭本人身份证等证件,缴纳现金作为租车信用保证金和消费资费押金办理公共自行车租用卡。
张爱英建议,公共自行车在聊城可以先行试点,循序渐进。不妨在市区内先期建设两到三个中心网点,然后在中心网点的居民区设立20-40个左右辐射网点。相关网点建立后,准备1000辆专用自行车投入运营,然后根据运营状况随时进行相关调整。
为了使公共自行车的租赁尽快得到市民的认可,张爱英还建议将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作为“免费推广期”。试点成功后,全市全面推广公共自行车。争取3到5年,初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
近期我市或出台可行性实施文件
据了解,2013年12月,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市要尽快组织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在全省推广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意见下达后,我省多市开始结合本地情况筹备推行公共自行车。
菏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自4月6日试运营以来,受到市民热捧,半个月骑乘已达10万余次。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五一期间投入使用,一期先行投入1000辆自行车、设置22个点。日照莒县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期建设已全面开工,计划6月份可投入使用,投入1500辆自行车。至此,包括菏泽在内,我省潍坊、滨州、青岛、日照、枣庄、烟台、济宁等8市已经推出公共自行车。
4月17日,聊城市交通局到菏泽考察公共自行车运营经验。4月28日,记者了解到,目前聊城交通部门正探讨其可行性,相关调研报告报市政府审核,近期或许出台相关办法或政策。
推广公共自行车需结合聊城实际
在聊城推广公共自行车,市民怎么看?早在去年8月,本报新浪官方微博第148期微访谈曾就此问题与网友展开讨论,其中就有不少建设性意见。
从网友的讨论来看,网友对于在聊城设置公共自行车这一构想有支持、有担忧、有建议,更多网友希望能结合聊城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建设,将力气用在完善现有公共交通上。
网友“5号楼”建议,设立公共自行车首先要保障自行车车道设立完善。他指出:公共自行车适用于旅游区或距离长的公交站点。另外,现在新修建改建的道路,自行车道都变窄了,本身的规划就是为了保障机动车,越来越没有骑行和步行的空间了。
网友“贾氏小贝”建议,目前要解决交通问题,除了公共自行车外,还可以选择延长公交车运行时间,增加线路和班次,降低公交车费用、设立电动车快速充电站点等。
东昌湖风景区 观光自行车受捧
4月27日,记者在东昌湖风景区内看到,不少游客选择在景区租赁观光自行车游玩。在运河文化博物馆、腾龙广场、沙滩浴场等地,记者均看到了观光自行车租赁点。
在一处租赁点,老板赵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去年7月开始从事景区观光自行车租赁生意,这几处租赁点都是私人承包,每年要向景区缴纳一定费用。
“双人车10元/小时,三人车15元/小时,四轮车20元/小时,在提取自行车时不收取押金,部分骑电瓶车或者开车的市民,可以把车放到自行车租赁处看管,外地游客提供身份证或驾驶证等有效证件就行。”赵先生说。
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周末这天,选择租赁观光自行车游玩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任女士一家花15元租赁了一辆三人自行车,一家人一边骑行一边拍照,玩得不亦乐乎。
“景区比较大,如果步行就太累了,开车的话一是不方便,二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骑自行车就比较方便,尤其是这种有趣味的自行车,一家人可以互动。”任女士说。
公共自行车的支持者梁女士表示,景区观光自行车虽然受欢迎,但并不适合在城区推广。
“一个小时10元钱在景区还能接受,如果在市区推广价格就太贵了。另外,景区目前无法实现异点还车,租车还是采用传统的抵押办法,推广公共自行车还是需要技术支撑。”梁女士说。
(记者 赵迪)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今年聊城烟花“大瘦身” 城区零售网点比去年减少近三成
- 聊城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8.45%
- 聊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香江一期停车场变垃圾场 商户希望垃圾清运尽快恢复正常
- “升级版”邮政报刊亭重新亮相聊城
- 别让电热毯超期服役,危险!
- 聊城十件实事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 聊城“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7%
- 聊城公布各县市区农民工讨薪电话 可就近投诉和举报
- 高唐教育局魏丙琰局长组织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体学习
- 聊城严管“两客一危” 19卧铺客车已安装GPS
- 统一大病保险出台前新农合仍按原规定报销
- 聊城男子购买假币反被骗千元
- 游客景区附近忙看节目 不慎丢失千余元手机
- 聊城海源阁募集馆外服务点 机关社区学校工厂均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