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引擎2013】共同见证聊城最为生机勃勃的一段岁月

发布:2013-12-31 11:30:5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探寻2013水城巨变密码

  为什么今年的全市招商引资开工项目是去年同期的8倍多?

  为什么高新区能创造7天就进地一个项目的“高新区速度”?

  为什么今年聊城行政审批项目精简率高达56.4%?

  为什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1位?

  为什么仅仅8个月的时间,聊城大地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许多外地人感到“吃惊”、“震惊”?

  这一切问题的背后,其实有着共同的答案和密码。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可能早已忘了2013年4月12日至14日那三天都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但对于这个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来说,这三天,绝对可以载入史册。

  就在这三天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隆重召开,向全市上下吹响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号角。

  也正是在这三天中,聊城不仅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更描绘了跨越赶超的宏伟蓝图。

  一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八大富民兴聊战略”,实行大招商、建设大园区、实施大督查、作风大整顿、营造大氛围,聊城大地掀起了转轨提速、跨越赶超的澎湃热潮;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发扬“钉钉子”、“拧螺丝”的精神,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聊城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三年跨越赶超攻坚战首战告捷。

  11月11日上午,在全市城镇化重点项目观摩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向全市广大干部提出了“干、拼、抢、精、准、实”的要求。正是充分发扬“干、拼、抢、精、准、实”的精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聊城大地掀起了转轨提速、跨越赶超的澎湃热潮。自我加压、争分夺秒,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成为各级各部门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不就在这里吗?

  年终岁首,回顾2013,我们的见证和探寻,意在记录这一年水城人的激情闯关,也是为了更加清晰地描绘、构筑我们心中的那个“城市梦”、“水城梦”。

  作为一名工程设计师,有一段时间,王怀国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徒骇河聊城城区段防洪扩挖工程的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供水及供热公司的负责人,田坤则要经常过问高新区、开发区的供水、供热管道安装及运行、维护情况。

  因为王怀国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徒骇河的未来通航将不再是梦想,聊城锐意构建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体系将变成现实,聊城迈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脚步将更加坚实。

  因为田坤和同事们的认真负责,聊城开发区、高新区的供水供热配套得以紧跟城市大框架的发展步伐,搬上楼的村民们得以住得放心、舒心,水城的城镇化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像其他聊城市民一样,他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平平凡凡却又认认真真。

  同样,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他们和他们如今的工作,其实都在经历和见证着这个城市最为生机勃勃的一段岁月。

  这些生机勃勃,体现在奋勇争先的“战场”,体现在长袖善舞的“舞台”,也体现在连通世界的“桥梁”。

  1 “战场” “跨区”作业的背后 是拉开架式的大比武

  凤凰新城小区业主王先生在开发区一事业单位上班,单位和家离得并不远,王先生经常走路或骑车上下班。

  7月份开始,王先生再和人聊天,总会说起一项变化:“我现在是‘跨区’作业了。”

  王先生说到的这项变化,其实是指以前的开发区一分为二,变成了如今的开发区和高新区

  对王先生来说,这种区域的调整对自身的工作并未产生太大影响。与之相比,李先生则不同,他的工作地点从开发区一职能部门搬到了高新区

  不过,对这个城市来说,区划调整所带来的变化却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7月份开始,我市对市中心城区进行调整,将原聊城开发区分设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东昌府区也分设出了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城区形成了东昌府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4区竞相发展的格局,而对整个聊城来说,则形成了11个县(市、区)拉开架式大比武的新态势。

  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看看外地的做法,就能明白了。

  近年来,全省各市都在想尽办法设立尽可能多的开发区,反观聊城,到2013年初,仅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17市中唯一没有单独设立高新区的市,严重制约了发展潜力的充分释放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两区”变“四区”,事实证明,这项重大的调整使得整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格局为之一变,格局大大扩展了,各县(市、区)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激情也进一步迸发出来。

  成绩说明一切,分设管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确定了总投资705亿元的52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60亿。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召开10余次黎明会和夜晚会,研究项目进地工作,创造了七天落地1个项目的“高新区速度”。

  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则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完成了1000余处、2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目前,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全面展开。

  2 “舞台” 聊茌东“大三角”地带 是支点更是舞台

  在聊城市区与茌平县、东阿县之间260平方公里的“大三角”地带,如今有了新的定位和身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这里将规划建设面向济南的“转调创”高端产业集聚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集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今后我市将在该区域内实施土地、税收、金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建设铝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阿胶生物产业四个千亿园区。

  这片广阔区域,涉及13个乡镇,人口55万,济聊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济聊城际铁路济聊一级公路穿区而过,对于聊城与济南的对接来说,这片区域的优势太大了。

  在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聊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聊城吹响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号角。这其中,“东融”,就是指全方位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实现济聊一体化,拉近沟通距离,消除交流障碍,形成“同城效应”,对于实现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这一宏伟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月29日,聊城市全面融入济南服务省会推进济聊合作发展恳谈会在济南举行。会上,两市签订了《聊城市融入济南服务省会促进济聊合作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出台了多项含金量很高的措施,确定两市将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推进一体发展。《协议》明确指出,强化济南市长清区、平阴县与聊城市茌平县、东阿县、东昌府区、市经济开发区、市高新区、市江北水城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协作,打造济聊合作发展实验区,共同推进济聊文化旅游协作区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聊茌东大三角”既是一个支点,也是一个推动水城大发展的全新舞台。

  而对于聊城自身来说,中原经济区这个国家级战略也是她奋发有为的另一个大舞台。通过“西借”,奋力抢占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国家赋予聊城的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区性交通枢纽、重要产业基地、鲁西内陆开放试验区、区域合作北部门户等功能定位,借力中部地区政策,办成过去想办而办不到的大事,已经不再是梦想。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曾多次强调,“所谓机遇,只是一种可能,能不能抓住机遇,关键看我们的工作,看我们的能力和担当,看我们的敏锐性、洞察力和执行力。”

  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成功争取到国家将聊城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这样,聊城由过去大家普遍担忧的“被边缘化”,一跃成为国家和全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

  3 “桥梁” 跨越赶超必由之路 在水里在陆地在空中

  虽然已时值寒冬,但在穿过北环路桥,下游1公里多的徒骇河城区段沿岸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挖掘机、运土车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部分重点施工地段,飘扬的彩旗和热火朝天的场面会让人感到振奋。

  作为聊城打造水陆空立体互补交通体系的一分子,徒骇河的防洪扩挖工程乃至未来的通航与济聊城际铁路、聊城军民合用机场等建设项目一样,对于完善和扩大聊城的区位交通优势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为争当交通发展先行区,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实施“立体大交通”战略的决策部署。确定今后三年重点实施“5521”工程,构建水陆空立体大交通体系。第一个“5”,是5条铁路,即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2013年竣工通车;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争取2014年开工建设;推动京九高速铁路、聊城至石家庄铁路列入上级规划。第二个“5”,是5条高等级公路,即德商高速聊城段、济聊一级公路2015年竣工通车,青兰高速聊城段2013年、南乐至朝城高速2014年开工建设,推动茌平至东阿高速列入上级规划,打造聊城城区高速“四环”。“2”,是两条水路,即完成京杭运河和徒骇河通航的前期工作。“1”,是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同时,我市提出并实施的“五环聊城”(即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花带、环城公路、环城高速)建设,也将道路交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1289年,会通河开凿疏浚,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明清时期,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为当时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清朝末年,由于天灾人祸频繁,山东运河逐渐被废弃。随着大运河的衰落,聊城在经过400多年的繁华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寂。

  交通是桥梁,更是血脉,在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聊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我市确定的“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这其中就提到,要争当交通发展先行区。坚持陆运、水运、空运并举,规划、建设、管理并重,攻坚克难求突破,构建立体大交通,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交通最便利的城市。

  对地处内陆的聊城来说,交通运输无疑是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随着形势的变化,仅仅一个“黄金大十字”已难以满足聊城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十”字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聊城纵横贯通的交通网络,使之变为“丰”字、“米”字,使聊城真正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交通最便利的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实现聊城跨越赶超梦想的必由之路。

  (记者 赵宗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