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山陕会馆中金龙四大王石碑受关注

发布:2013-11-20 15:24:3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金龙四大王石碑-01.jpg

  聊城山陕会馆内发现的金龙四大王石碑。

  明清时代,聊城借势运河漕运而得以繁荣。仅聊城东关附近的运河边上就有古代商人修建的会馆八座,史称“八大会馆”。经过数百年风云变迁,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一座会馆,这就是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修建的,众所周知,会馆内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不过,在这座会馆内北殿南墙上的一块石碑——《金龙四大王行略》近期却备受关注。

  供奉关公的会馆内竟有金龙四大王石碑

  据聊城山陕会馆工作人员介绍,鲁西人早就有对关羽崇拜的习俗,到了明朝初年,大量山西移民和山西商人来到聊城,这无疑对本来就崇尚忠义的鲁西人强化了对关羽的崇拜。

  晋商通过运河走南闯北,同时,晋商也在运河沿岸城市扎根落户,并且修建很多会馆,在会馆里聚会的同时,也供奉着关公,以求保佑生意兴隆。仅运河山东段就有十几座山、陕两省商人修建的会馆,会馆内无不供奉关公。同样,聊城山陕会馆也供奉着关公,并且,这尊位于正殿的关公像为楠木雕像。

  山陕会馆内供奉关公,这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聊城山陕会馆北殿内,竟然有一块《金龙四大王行略》石碑,实为罕见。

  这块石碑镶嵌在北殿南墙上,长约两尺多,宽约一尺多,字迹清晰,整座石碑保存完好。这块石碑缘何镶嵌在这里?又是何时镶嵌在这里的?这成为一个谜。

  《金龙四大王行略》石碑刻于清朝嘉庆己巳年(1809年),它的内容为:金龙四大王姓谢名绪,排行第四,是南宋末年谢太后的族人,因不满奸臣当道而隐居于金龙山。元人灭宋,谢绪愤而赴水自沉,死后被封为河伯。元末,朱元璋与元人大战于吕梁,谢绪显灵,“挥戈驱河逆流”,助朱元璋大败元军,后被明朝廷封为金龙四大王。因为谢绪最初显灵的吕、梁二洪(即徐州一段黄河)从元朝起就是大运河借黄河行运的一段运道,所以他后来就逐渐成为内河漕运的保护神。

  会馆内为何有金龙四大王行略碑

  聊城傍依运河,在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各地商人云集聊城,这些外地来的商人在运河边上修建会馆,形成了“八大会馆”的壮观。山陕会馆就是其中之一,其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也就是说,现在的山陕会馆规模是山西、陕西商人从1743年开始,直到1809年,都对会馆进行修建。

  山陕会馆有正殿、南殿和北殿,正殿供奉关公,南殿供奉文昌火神,而北殿与文昌火神殿南北对应,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这里供奉着财神赵公明和水神谢绪神像。

  谢绪被后世尊封为金龙四大王。在山陕会馆中怎么会祭祀金龙四大王呢?在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庙遍布运河两岸,成为运河漕运的保护神。当时的聊城除了运河漕运,交通相对封闭,正是这样,各地商人通过运河来到聊城,并把各地的商品从运河漕运到聊城,因此,这些因运河而生的商人对保佑运河漕运的水神金龙四大王格外敬重。很多会馆中开始供奉金龙四大王,祈求得到金龙四大王的保佑。山陕会馆除了供奉金龙四大王神像之外,还将金龙四大王行略刻在石碑上,并镶嵌在北殿墙上,以示对金龙四大王的敬重。

  山陕会馆北殿墙上的这块《金龙四大王行略》石碑,刻于清朝清朝嘉庆己巳年,也就是1809年,这一年,也正是山陕会馆经过66年陆续建设完工的一年。

    (记者 于新贵 林志彬)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