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3位老人接力撰写60年同学情

发布:2013-10-11 16:37:12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9月初,安徽一高三班长及同学制作的“班级同学毕业去向图”火了,受到广大网友追捧。

  制作此图,他们是希望同学们无论去往何方都能“苟富贵,勿相忘”。

  而聊城有3位老人,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城市,却接力记录了首届校友60年来的同学情谊。目前,《聊城三中首届高中毕业生》一书刚刚出版,由北京聊城三中首届校友联谊会编写。

  这本书分回忆文章、同学简况和部分同学简历、传记三部分,共10万多字。今年78岁的魏茂梃老人表示,把文字材料一字一字的敲入电脑,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只是为了记录那段岁月和难忘的友谊。

  那年新高中初建成 总共招生200多人

  解放前,聊城地区教育很落后,现在的聊城一中和阳谷一中都是老解放区的中学,解放后迁到聊城和阳谷的,分别叫平原省立第四中学和平原省立第二中学。

  1950年各县开始办中学,到1953年秋,这些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将面临升学。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地区决定筹建一所新高中。

  “1953年前聊城没有高中,虽然聊城一中有两个高中班,但叫初中‘戴帽’,因为整个学校是按初中教学设置的。”魏茂梃说,聊城第三中学,虽然名为“第三”中学,实际上是聊城地区第一所高中。

  据当时学校副校长赵夫介绍,学校本拟校名“聊城独立高级中学”,上级考虑没有足够教高中的师资,将来可能要招初中班,故按顺序叫“第三”中学。第一年,学校招收了5个高中班,有200多人,这在聊城教育史上是件大事。

  1954年,招收8个初中班,说明教室、宿舍等硬件条件是足够的,生源也比1953年多,没招高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没有更多能教高中的老师。1955年招收一个高中班,全校达到十个班的教学规模。

  最后,学校选址于光岳楼东北方向,运河以东,济聊公路的北边。而且一次就争购土地200多亩,长方形地块,南北方向稍长一些。当时,此处只有这所学校,距旧城约三公里。

  “当年入学时,三中在聊城城东北四五里地之外,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在魏茂梃印象中,除了学校东边有一家新盖的商店,周围全是农田,村庄也不多。学校里面虽然建起了一幢办公用房、一个实验室和图书室、几幢教室、几排宿舍和厨房,但都刚竣工,房屋外面凹凸不平,这里一堆土,那里一摊砖。

  学校是新建的,第一次招生,入校时路还没修好,一下雨泥泞不堪,操场也未修好。所以,有很长时间,他们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都是修路、平整操场。

  魏茂梃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入学时的情景。1953年9月,聊城地区发生涝灾,魏茂梃和几名阳谷籍的同学背着行李,走到郭店屯就开始蹚水,到朱老庄水很深了,只得雇船到聊城城南堤上下来,再步行到学校。

  魏茂梃说,因为亲人都在阳谷老家,他经常回聊城。这些年来,聊城变化很大,原来四周荒凉的母校,早已成为聊城市的中心区域。

  学生年龄差距大 师资很紧张

  因为聊城地区第一次招收5个高中班,师资很困难,9月开学时,老师还没补齐。政治课没有课本,上时事课,也没有专职教员,开始有一老干部讲“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一届学生,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绝大多数都出生于农村,都很穷,特别是年龄差别大。”据魏茂梃所知,入学时最大的23岁,小的14岁,有不少学生已经结婚生子。

  当时,聊城还没有电厂,上晚自习是四个人一盏有玻璃罩的煤油灯。大约一年后有了电灯,但一个大教室只有四只很暗的灯泡。

  第一学年,三人一个宿舍,住宿条件很少有的优越。但由于水涝严重,房子又是新建的,冬天很冷。

  “我同宿舍的两位同学,每人只有一条被子,冻得受不了,他们从院内收割完的豆地里,弄一些干豆叶垫在铺下御寒。”魏茂梃说。

  中学1952年开始从学英语改为学俄语,但由于缺乏俄语老师,有些初中仍学英语,所以1953年聊城三中5个高中班,1、4、5班是英语班,2、3班是俄语班,第二学年开始,全部改为俄语。魏茂梃在1班。

  校友李兆仁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时,学校一般都实行百分制计分,唯有三中实行五分制,即每门课最好成绩为五分,次之为四分,及格为三分,不及格为二分,不及格开学时要补考。

  这一计分法,注重平时的考核考察,例如完成作业是否及时准确,课堂回答问题及平时小测验的成绩等等,加上期终考试成绩,由任课老师综合评定分数,记录本人成绩,从不排名次。

  这种计分方法深受师生欢迎,更接近素质教育,学校从没有加班加点的情况,也没有感到负担过重。

  “那个时候,升学压力小,学校还很注意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段时间每周有课外讲座活动。”魏茂梃告诉记者,在校办公室那栋房子,东头是一个很大的阅览室,主要是供老师阅读报纸杂志的,学生也可以去,他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差不多每天下午下课后都去看一两个小时的报纸。

  从此,魏茂梃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以后在大学里,即使在考试期间,也不曾间断。

  毕业时200人 177人上大学

  1956年毕业,未经任何复习,200名同学中有170多名考上大学,且不乏考取清华、北大、北师大、人大、南开等全国一流名校。

  当时,学生对国家建设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发展教育很多同学报了师范。根据1992年收集的同学同学录,198人中,有41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现为山东师范大学),7名毕业于曲阜师院(现曲阜师范大学)。

  魏茂梃觉着自己不适于教学,就决定报考山东工业学院机械专业,由于种种原因,他最后考入了北京邮电大学。这样,魏茂梃的人生轨迹线就改道北京,通信技术成了他终生的专业。

  “首届约200名高中毕业学生,除个别因身体和家庭原因未报考外,基本上都考入了大学。”魏茂梃笑言,按现在的说法,当时的升学率很高。但是,那个年代有那个现代的现实情况。

  1992年,在东营市外贸局工作的校友张延荣,经过大量访问收集,整理出第一届高中同学通信录,共有198人。

  “这个数字应该是毕业的人数,大概入学人数200多一点,因开学后还有外地转学来的,也有转出的。”魏茂梃根据张延荣整理的通信录(可能不全)统计,当年考入各高等学校的首届校友共177人。其中,清华大学5人,北京大学2人。

  1956年以前,各高校自主招生,不统考,招收学生数比应届高中毕业生多,动员社会青年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

  1956年开始实行全国高校统考(个别学校如人民大学还是自主招生),全国高中毕业生16万人,高校招生19万人,所以基本上报考的都能录取,只有个别人因身体不好等原因未报考。

  “你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全家人的痛苦之上。”校友阎长贵记得,当时父亲不同意他去上大学,他借钱去济南参加了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名单,是登在人民日报的报缝中的。

  魏茂梃就读的是北京邮电学院,那时学生虽然没有升学、就业的压力,但生活异常艰苦。“上大学时,背心上还都是洞,套两件还到处露着肉。”魏茂梃说。

  大学毕业后,首届毕业生被分配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单位工作。

  三人接力书写 记录青春岁月

  前些年,同学们都在各单位工作,比较忙,当时联系也不方便,所以同学间来往不多。

  自1995年,由校友张春亭首次邀请几位老同学在他家聚会开始,以后每年聚会一次。

  直到1996年,经校友张延荣、李杰锋、王震等多方联系、搜集、整理,开始编写该校首届高中同学通信录。

  此后,他们又征集同学传记,希望再出一本传记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张延荣于2006年病故,已征集的60多人传记一直保存在上海王震同学处。”魏茂梃,60年过去了,他们这一届高中毕业生已退休在家,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年龄最小的4人也已74岁,作古的也不少了。今年想起那些校友资料,他和王震商量怎么处理。

  王震将全部资料寄到了北京,魏茂梃将老同学传记、建立全部输入到计算机内,并做了初步整理,同时编写了首届高中同学简况,还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印成了《聊城三中首届高中毕业生》资料。

  “最初想请技术员录入资料,但草稿比较乱,只能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敲。”魏茂梃说,最初并没有出书的打算,看了以后觉得有几年意义,就决定印出来,也是对那个年代的一种记录。

  “现在,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不论曾经在何地,从事何种专业,担任何种职务,大家都奋斗了、尽力了,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魏茂梃坦言,这些老同学都已接近暮年,自己也基本没有能力和条件再联系遍及各地的约200位老同学全都撰写个人传记。

  在张延荣同学搜集原有资料时,也有不少是他人间接提供的,又加上10多年来的变化,所以难免有失实之处。虽经多方努力,也只找到少数几个同学予以核对、补写。

  魏茂梃表示,此届少数老同学已经去世,健在的老同学也已七八十岁高龄。他们在战争、贫穷、饥饿中度过童年,长大成人成为教师、教授、工程师、农艺师、医生、记者、编辑、政府官员等等。时代为他们提供了机遇,他们也经历了风雨和坎坷。

  但不管怎样,面对10字的文字,他们可以骄傲地说,那个年代,他们也那样年轻过。

(记者 刘敏)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